兵工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8): 2520-2530.doi: 10.12382/bgxb.2023.0555
蒋欣利1, 张国凯1,*(), 何勇1, 姚箭1, 王振1, 吴玉欣1, 刘举1, 王明洋2
收稿日期:
2023-06-05
上线日期:
2023-10-11
通讯作者:
基金资助:
JIANG Xinli1, ZHANG Guokai1,*(), HE Yong1, YAO Jian1, WANG Zhen1, WU Yuxin1, LIU Ju1, WANG Mingyang2
Received:
2023-06-05
Online:
2023-10-11
摘要:
温压炸药爆炸具有显著的后燃效应,在密闭空间内爆炸呈现多重毁伤效应,但后燃效应引起的多毁伤元耦合效应,以及后燃增强效应的量化分析尚不明确。基于搭建的大尺寸密闭建筑,开展不同药量下温压炸药及LiF替代铝粉炸药的内爆试验研究,对温度、冲击波超压、准静态压力及氧浓度进行测试,分析内爆条件下不同毁伤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LiF替代铝粉炸药爆炸的对比试验,阐明了密闭建筑内爆炸毁伤元的分布特点以及铝粉后燃效应对温度、冲击波超压、准静态压力和氧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闭空间内爆下热效应和压力效应在角落边界处得到显著增强,其中全过程比冲量在边界处增强了2.2~2.5倍;铝粉后燃反应可显著增强温度、冲击波超压、准静态压力和氧气消耗量,当药量达到300g下,铝粉后燃烧导致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提高1.2倍,温度峰值提高6.4倍,准静态压力提高2.2倍,氧浓度消耗提高2.8倍。
中图分类号:
蒋欣利, 张国凯, 何勇, 姚箭, 王振, 吴玉欣, 刘举, 王明洋. 密闭建筑温压炸药内爆炸后燃效应[J]. 兵工学报, 2024, 45(8): 2520-2530.
JIANG Xinli, ZHANG Guokai, HE Yong, YAO Jian, WANG Zhen, WU Yuxin, LIU Ju, WANG Mingyang. Afterburning Effect of Thermobaric Explosives in Confined Space[J]. Acta Armamentarii, 2024, 45(8): 2520-2530.
工况编号 | 药量/g | 铝粉/% | RDX/% |
---|---|---|---|
TBX-1 | 150 | 35 | 52 |
TBX-2 | 300 | ||
LIF-1 | 150 | LiF替代铝粉 | 52 |
LIF-2 | 300 |
表1 试验工况
Table 1 Data of test samples
工况编号 | 药量/g | 铝粉/% | RDX/% |
---|---|---|---|
TBX-1 | 150 | 35 | 52 |
TBX-2 | 300 | ||
LIF-1 | 150 | LiF替代铝粉 | 52 |
LIF-2 | 300 |
爆炸距离/m | 全过程比冲量 | 增大倍数 | |
---|---|---|---|
TBX-2 | LIF-2 | ||
0.8 | 2575.50 | 1140.79 | 1.26 |
1.0 | 4432.71 | 1561.79 | 1.84 |
1.2 | 4980.22 | 1403.03 | 2.55 |
1.4 | 5163.14 | 1989.66 | 1.59 |
1.6 | 5932.21 | 1836.16 | 2.23 |
表2 300g药量下全过程比冲量
Table 2 Whole processspecific impulse at 300g dosage
爆炸距离/m | 全过程比冲量 | 增大倍数 | |
---|---|---|---|
TBX-2 | LIF-2 | ||
0.8 | 2575.50 | 1140.79 | 1.26 |
1.0 | 4432.71 | 1561.79 | 1.84 |
1.2 | 4980.22 | 1403.03 | 2.55 |
1.4 | 5163.14 | 1989.66 | 1.59 |
1.6 | 5932.21 | 1836.16 | 2.23 |
[1] |
胡宏伟, 宋浦, 邓国强, 等. 温压炸药的特性及发展现状[J]. 力学进展, 2022, 52(1): 53-78.
|
|
|
[2] |
胡宏伟, 宋浦, 赵省向, 等. 有限空间内部爆炸研究进展[J]. 含能材料, 2013, 21(4): 539-546.
|
|
|
[3] |
|
[4] |
|
[5] |
赵士达. 爆炸容器[J]. 爆炸与冲击, 1989, 9(1): 85-96.
|
|
|
[6] |
金朋刚, 郭炜, 王建灵, 等. 密闭条件下TNT的爆炸压力特性[J]. 火炸药学报, 2013, 36(3): 39-41.
|
|
|
[7] |
王鑫, 张连生, 张明明, 等. 密闭空间TNT内爆炸准静态压力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 41(5): 188-192.
|
|
|
[8] |
李鸿宾, 金朋刚, 郭炜, 等. 炸药在密闭空间中爆炸超压测试与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 13(28): 8448-8451.
|
|
|
[9] |
徐维铮, 吴卫国. 考虑后燃烧效应密闭空间内爆炸场数值计算研究[J]. 含能材料, 2019, 27(8): 661-670.
|
|
|
[10] |
徐维铮, 吴卫国. 后燃烧效应对约束空间内爆炸载荷的影响规律[J]. 中国舰船研究, 2019, 14(1): 52-58.
|
|
|
[11] |
岳学森, 周沪, 孔祥韶, 等. 舱室内爆载荷燃烧增强效应实验及仿真研究[J]. 中国舰船研究, 2023, 18(4): 223-232.
|
|
|
[12] |
孔祥韶, 况正, 郑成, 等. 舱室密闭空间中爆炸载荷燃烧增强效应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20, 41(1): 75-85.
doi: 10.3969/j.issn.1000-1093.2020.01.009 |
doi: 10.3969/j.issn.1000-1093.2020.01.009 |
|
[13] |
张玉磊, 李芝绒, 蒋海燕, 等. 温压炸药内爆炸压力特性及威力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18, 39(7): 1333-1338.
doi: 10.3969/j.issn.1000-1093.2018.07.011 |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郑朝民, 严蕊, 刘志伟, 等. 温压炸药耗氧效应的实验研究[J]. 火炸药学报, 2014, 37(5): 33-36.
|
|
|
[21] |
胡岚, 严蕊, 熊贤锋, 等. 耗氧效应对温压战斗部及装药的毁伤评估[J]. 含能材料, 2015, 23(2): 163-167.
|
|
|
[22] |
严家佳, 金朋刚, 李鸿宾, 等. 有限空间中温压炸药后燃烧效应的试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 15(17): 154-157, 163.
|
|
|
[23] |
|
[24] |
李芝绒, 王胜强, 蒋海燕, 等. 圆筒装置内爆炸压力载荷特性实验研究[J]. 爆炸与冲击, 2019, 39(10): 102202.
|
|
|
[25] |
闫潇敏, 苏健军, 李芝绒, 等. 坑道内温压炸药的爆炸热效应研究[J]. 火工品, 2015(1): 22-25.
|
|
|
[26] |
李凌峰, 韩秀凤, 沈飞, 等. 典型约束环境下HMX基温压炸药内爆释能特性[J]. 火工品, 2022(2): 48-53.
|
|
|
[27] |
王代华, 宋林丽, 张志杰. 基于钨铼热电偶的接触式爆炸温度测试方法[J].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2, 34(3): 23-28.
|
|
|
[28] |
徐雯, 修吉平, 肖建中. 氧化锆氧传感器浓差电势的测试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3(8): 1-4, 7.
|
|
|
[29] |
|
[30] |
郑勇杰, 苏健军, 姬建荣, 等. TNT爆炸温度场热作用规律实验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3, 44(6): 103-107, 147.
|
|
|
[31] |
|
[32] |
|
[33] |
陈昊, 陶钢. 温压弹在有限空间内爆炸的超压测试和分析[J]. 爆破器材, 2009, 38(5): 4-7.
|
|
|
[34] |
李根. 温压炸药后燃反应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 2021.
|
|
|
[35] |
奥尔连科Л П. 爆炸物理学[M]. 孙承纬,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
|
|
[36] |
裴明敬, 胡华权, 张景森, 等. 含铝温压炸药及其爆炸效能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09, 11(4): 67-75.
|
|
|
[37] |
|
[38] |
丁阳, 陈晔, 师燕超. 室内爆炸超压荷载简化模型[J]. 工程力学, 2015, 32(3): 119-125, 133.
|
|
|
[39] |
|
[40] |
刘博文, 龙仁荣, 张庆明, 等. 舱内爆炸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超压特性研究[J]. 爆炸与冲击, 2023, 43(1): 35-51.
|
|
|
[41] |
张玉磊, 苏健军, 李芝绒, 等. TNT内爆炸准静态压力特性[J]. 爆炸与冲击, 2018, 38(6): 1429-1434.
|
|
|
[42] |
高志强, 肖立, 高新华, 等. 氧化锆测氧原理及维护使用[J]. 传感器世界, 2006(3): 21-24.
|
|
|
[43] |
王启文.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措施[J]. 现代职业安全, 2008(1): 97-99.
|
|
[1] | 焦晓龙, 徐豫新, 吴宗娅, 周彤. 活性壳体温压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毁伤效应[J]. 兵工学报, 2024, 45(6): 1725-1734. |
[2] | 范瑞军, 王晓锋, 王金英, 周捷, 王少宏, 皮爱国. 活性元含量对低附带毁伤弹药近场冲击波的影响[J]. 兵工学报, 2024, 45(5): 1613-1624. |
[3] | 刘举, 张国凯, 王振, 姚箭, 李杰, 于思远, 纪玉国. 温压炸药近爆作用下RC梁破坏特征和毁伤规律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24, 45(3): 864-874. |
[4] | 姚梦雷, 侯海量, 李典, 谢悦. 舰船舱内爆炸载荷下Y形夹层板动响应及抗爆性能影响因素[J]. 兵工学报, 2024, 45(3): 837-854. |
[5] | 张玉磊, 陈华, 袁建飞, 姬建荣, 冯晓军, 刘彦. 爆炸冲击波超压非均匀分布特性及最优测点数量[J]. 兵工学报, 2024, 45(3): 744-753. |
[6] | 纪玉国, 张国凯, 李干, 邓树新, 徐天涵, 姚箭, 李杰, 王明洋, 何勇. 单向式、穿廊式坑道中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消波性能及机理[J]. 兵工学报, 2023, 44(S1): 26-40. |
[7] | 柏准, 胡玉涛, 钱秉文, 姚杭, 李献, 郭学康. 多次内爆炸荷载下剪力墙累积毁伤破坏试验[J]. 兵工学报, 2023, 44(S1): 50-58. |
[8] | 胡榕, 姜春兰, 卢广照, 王在成, 毛亮. 机场跑道内爆炸毁伤效应及工程化函数模型[J]. 兵工学报, 2023, 44(4): 929-939. |
[9] | 周岳兰, 裴鲁, 龙仁荣, 张庆明, 刘博文, 任健康. 激波管内压力脉冲演化特性及模拟空爆冲击波的方法研究[J]. 兵工学报, 2023, 44(12): 3815-3825. |
[10] | 杨磊, 刘瀚, 黄广炎, 田相鹏. 典型防爆装备对TNT爆炸冲击波的防护性能[J]. 兵工学报, 2023, 44(10): 2871-2884. |
[11] | 伍杨, 覃彬, 王舒, 熊漫漫, 安硕, 卢海涛, 张先锋. 基于爆炸冲击波的头盔防护性能[J]. 兵工学报, 2022, 43(9): 2121-2128. |
[12] | 顾祖成, 王光华, 卢海涛, 闫文敏. 小口径步枪枪管在连续单发射击下热效应特性[J]. 兵工学报, 2021, 42(4): 734-742. |
[13] | 戴湘晖, 段建, 沈子楷, 王可慧, 李名锐, 李鹏杰, 郑亚峰, 周刚. 侵彻弹体慢速烤燃响应特性实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20, 41(2): 291-297. |
[14] | 谢述春, 姜春兰, 王在成, 卢广照. 多层混凝土介质内爆炸相似性分析[J]. 兵工学报, 2019, 40(6): 1198-1206. |
[15] | 朴忠杰, 张爱娥, 罗宇, 欧亚鹏, 焦清介. 铝粉粒度对奥克托今基空爆温压炸药能量释放的影响[J]. 兵工学报, 2019, 40(6): 1190-119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