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引, 邓国强. 爆炸毁伤元素对人员杀伤等级评估研究[J]. 兵工学报, 2024, 45(S2): 186-192. |
[2] |
冯昌林, 施锐, 张兵, 王晓东, 廖莎莎. 自然破片战斗部静态威力场重构方法[J]. 兵工学报, 2024, 45(S2): 283-292. |
[3] |
于佳鑫, 李伟兵, 李军宝, 毕伟新, 罗渝松. 多层隔爆结构对威力可控战斗部能量输出的影响[J]. 兵工学报, 2024, 45(S1): 33-42. |
[4] |
周晟, 郭萌萌, 张甲浩, 葛超, 余庆波. 活性破片作用后效靶板耦合能量分布特征[J]. 兵工学报, 2024, 45(S1): 81-88. |
[5] |
王晋, 刘一泽, 张鸿宇, 闫月光, 王海福, 葛超. 线性聚焦式杀伤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及规律[J]. 兵工学报, 2024, 45(S1): 161-173. |
[6] |
蒋欣利, 张国凯, 何勇, 姚箭, 王振, 吴玉欣, 刘举, 王明洋. 密闭建筑温压炸药内爆炸后燃效应[J]. 兵工学报, 2024, 45(8): 2520-2530. |
[7] |
刘钰, 鲁殊凡, 索涛, 侯兵, 范志强, 李元. 充液管结构人员抗爆炸冲击防护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24, 45(7): 2374-2382. |
[8] |
陈泰年, 任辉启, 李素灵, 张珊珊, 张程健, 袁野. 泄压坑道式工房内爆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 兵工学报, 2024, 45(7): 2404-2413. |
[9] |
杨建华, 彭超, 叶志伟, 冷振东, 魏彬. 深部岩体爆破冲击波能量分布特征[J]. 兵工学报, 2024, 45(6): 1735-1746. |
[10] |
刘保华, 徐文龙, 王成, 杨同会, 葛萌. 接触爆炸下聚脲涂层增强钢板的抗爆性能[J]. 兵工学报, 2024, 45(5): 1637-1647. |
[11] |
范瑞军, 王晓锋, 王金英, 周捷, 王少宏, 皮爱国. 活性元含量对低附带毁伤弹药近场冲击波的影响[J]. 兵工学报, 2024, 45(5): 1613-1624. |
[12] |
李冈, 徐冰川, 胡滨, 蔡萌. 复杂爆炸载荷致肺损伤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24, 45(5): 1681-1691. |
[13] |
张玉磊, 陈华, 袁建飞, 姬建荣, 冯晓军, 刘彦. 爆炸冲击波超压非均匀分布特性及最优测点数量[J]. 兵工学报, 2024, 45(3): 744-753. |
[14] |
薛浩, 王涛, 黄广炎, 崔欣雨, 韩洪伟. 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球形破片的弹道性能[J]. 兵工学报, 2024, 45(2): 395-406. |
[15] |
胡敖博, 赵超越, 陈进, 陈鹏, 李鹏, 孙兴昀, 蔡水洲. Zr基BMG-W含能破片的力学性能与毁伤性能[J]. 兵工学报, 2024, 45(12): 4407-4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