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5-31
    目录
    目录
    2017, 38(5):  0. 
    摘要 ( )   PDF (8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多轮独立电驱动车辆转向稳定性集成控制研究
    廖自力, 阳贵兵, 高强, 袁东
    2017, 38(5):  833-84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1
    摘要 ( )   PDF (72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多轮独立电驱动车辆转向稳定性,提出一种以直接横摆力矩控制为核心的集成控制方法,分别设计直接横摆力矩上层目标跟踪控制器和下层转矩协调控制器,并对下层控制器进行多层次优化设计。采用转矩预分配、最优滑转率控制分配和补偿分配相结合的多层次分配结构,实现系统层面和单个驱动轮转矩的优化分配控制,最大限度减小横摆力矩执行误差。基于某型8轮独 立电驱动试验样车,进行低附着路面和良好路面双移线行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集成控制器有效提高了车辆转向的稳定性,能实现对期望转向轨迹的良好跟踪。

    装甲车辆用立式弹药舱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张雷雨, 李剑锋, 杨洋
    2017, 38(5):  843-85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2
    摘要 ( )   PDF (26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输送链条的动力学特性和弹药的稳定性,将所有链节及弹架两侧双排滚子简化为弹簧阻尼单元,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和运动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输送链条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和弹药的稳定性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对输送链条的整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并求解弹药的稳定性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可知:在不同驱动功率下输送链条的速度、加速度均窄幅波动;轨迹线的形状特征决定了弹药离心力的动力学响应和突变特性,离心力的突变特性对弹药运动法线方向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弹药在运动切线方向上的稳定性主要受自身惯性和输送链条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根据弹药上部的摆动位移响应可知,弹药在运动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具有较好的动态稳定性。采用试验测量方法,得到输送链条的切线方向加速度与弹架的法线方向加速度值,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
    对置活塞轴向发动机同步运动机构空间圆柱凸轮的设计与优化
    叶莹, 赵振峰, 符代桥, 张付军
    2017, 38(5):  852-858.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3
    摘要 ( )   PDF (28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对置活塞轴向气缸结构的二冲程发动机,开展了对置活塞空间圆柱凸轮同步机构优化设计研究。为提高对置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建立空间圆柱凸轮模型,对压力角、空间圆柱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得到发动机活塞的最佳运动位移曲线。利用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计算了不同活塞位移曲线下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分析活塞运动位移曲线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空间圆柱凸轮型线可以改进活塞运动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而提高发动机动力经济性能;随着活塞运动位移曲线的变化方向,发动机的性能先有所提升,而后开始下降,得出对置活塞发动机同步运动机构圆柱凸轮的优化设计方法。
    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的分布式脉冲电源系统冲击特性研究
    张淼, 沈娜, 田慧
    2017, 38(5):  859-86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4
    摘要 ( )   PDF (25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分布式脉冲电源系统在1~2 ms的时间内,将承受30 kA以上的脉冲电流以及5 kV以上的脉冲电压,对于电源系统关键部件的工作特性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引起失效。因此,研究分布式脉冲电源系统在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的冲击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包含动态变化负载的分布式脉冲电源系统模型,利用电路仿真Pspice软件对分布式脉冲电源系统的冲击特性以及关键部件失效后的工作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分布式脉冲电源系统的电容器组,在单一模块晶闸管发生击穿短路故障后,受到较大的反向电流和反向电压,会对储能电容器造成严重破坏;在单一模块调波电感器发生击穿故障后,会造成故障模块的输出电流波形与电容器输出电流波形脉宽相近,且造成输出电流波形脉冲宽度变小,峰值增大(即通过晶闸管电流的di/dt变大),可能造成晶闸管高压硅堆正向过流烧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很高,证明所建立电磁轨道炮电源模型与实际使用模型十分接近,分析得到的结果准确性更好、可信度更高。
    摄动落点预测法的快速建模与基于精度最优的分段预测控制法
    王钰, 于纪言, 王晓鸣
    2017, 38(5):  867-87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5
    摘要 ( )   PDF (40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的高精度落点预测是实现高旋弹丸弹道预测修正或制导的关键,基于基准弹道的摄动(PP)预测法能够较好地平衡计算精度与效率。为解决PP预测法难以快速适应环境与目标的问题,结合摄动理论与分步逼近法实现初始发射条件及基准弹道的快速确定,并根据理论简化推导出摄动模型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弹道仿真与无控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完成发射参量计算与摄动预测建模;与修正质点弹道(MPT)预测法相比,弹道前段PP预测法预测精度较优,弹道后段略差。综合PP预测法与MPT预测法计算速度与精度特点,提出结合PP与MPT的分段预测法,经蒙特卡洛仿真,分段预测法的修正效果相较于单一的PP或MPT预测法更优。
    爆炸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玻璃纤维夹芯复合结构毁伤特性实验研究
    李典, 侯海量, 戴文喜, 朱锡, 李茂, 陈长海
    2017, 38(5):  877-885.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6
    摘要 ( )   PDF (109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复合夹芯结构的防护能力和毁伤机理,采用TNT和预制破片开展了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玻璃纤维夹芯结构的联合毁伤实验。研究玻璃纤维复合夹芯结构的毁伤特性,将其防护能力与芳纶、高强聚乙烯复合夹芯结构进行了量化对比,并分析了冲击波和破片联合作用下复合夹芯结构前面板、芯层、后面板的破坏模式及相应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选用复合夹芯结构抗冲击波和破片联合毁伤时,同等防护能力所需E玻璃纤维芯层重量分别为芳纶芯层、高强聚乙烯芯层的1.37倍、2.50倍;前面板破坏模式主要由冲击波载荷、破片载荷、芯层约束3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破片载荷对芯层破坏模式起主要作用,后面板破坏模式与芯层碰撞、破片载荷两方面因素有关,其中冲击波载荷和芯层碰撞为面载荷,使前后面板产生整体弯曲变形,破片载荷为点载荷,使面板和芯层产生局部的穿甲破孔,芯层约束限制了前面板变形空间。
    硼含量对燃料空气炸药爆炸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徐敏潇, 刘大斌, 徐森
    2017, 38(5):  886-89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7
    摘要 ( )   PDF (13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硼含量对燃料空气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规律,将硼粉和铝粉作为高能金属燃料混合添加到燃料空气炸药(配方体系为铝/硼/环氧丙烷/石油醚/硝酸异丙酯)中,采用静爆试验法,对含硼量不同的燃料空气炸药爆炸超压、冲量及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空气炸药中硼含量的增加,炸药的冲击波超压、超压冲量和热效应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硼含量为12.5%时,炸药的地面冲击波超压冲量为112.51 KPa·s,比含铝样品高6.16%,空中冲击波超压冲量为63.42 KPa·s,比含铝样品高5.16%;当硼含量为12.5%时,最高爆炸温度是1 650 ℃,比含铝样品提高20 ℃,最大热辐射量为68.266 kJ/m2,比含铝样品的最大热辐射量提高约7.14%. 在含铝燃料空气炸药中添加少量硼粉,可以提高炸药的整体能量水平。
    发射药生产过程中静电锥体放电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卫水爱, 白春华, 李春光
    2017, 38(5):  892-899.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8
    摘要 ( )   PDF (51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电锥体放电是引发发射药燃烧爆炸事故的重要放电形式。为了研究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放电规律,基于静电场高斯定理,利用ANSYS有限元模型,对单基发射枪药的存储、转运料斗中的静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基发射枪药料斗内静电场的分布规律,以及静电场随物料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基发射枪药料斗底部电场强度最大、侧壁次之、物料表面电场强度最小;最大电位出现在物料内部,而不是物料表面;物料厚度在0.05 m时,底部最大电场强度为6.92×106 V/m,大于空气击穿电场强度,这表明在料斗刚罐充发射药时,就可能在料斗底部发生静电锥体放电;随着物料厚度的增加,料斗内的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大,当发射药厚度增加到0.29 m时,底部最大电场强度已增大至1.41×107 V/m, 侧壁和料面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大,料斗内锥体放电更加频繁,点燃发射药的危险性也更大。
    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和攻击角约束的鲁棒末制导律
    杨靖, 王旭刚, 王中原, 常思江
    2017, 38(5):  900-909.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09
    摘要 ( )   PDF (57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制导弹箭打击机动目标时带攻击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以及目标机动不确定性对制导过程的影响,结合积分滑模与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鲁棒末制导律。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以含扰动的2阶动力学模型来表征,目标机动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光滑非线性扰动观测器来估计。滑模面取视线角速率与视线角偏差的组合形式,且引入剩余飞行时间,以使制导弹箭在整个末制导过程中过载性能良好。依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中视线角速率与视线角偏差均最终一致有界任意小。通过数值仿真与弹道成型制导律及非奇异滑模制导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末制导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非对称云雾爆炸超压场数值模拟
    王晔, 白春华, 李建平, 陈风云
    2017, 38(5):  910-91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0
    摘要 ( )   PDF (60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非对称云雾爆炸超压场的分布特性问题,利用LS-DYNA程序对非对称云雾爆炸超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超压值与空投试验超压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0°、90°和180°共3个方 向的峰值超压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云雾倾角对超压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云雾与地面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在起爆后地面冲击波轨迹呈现倾斜的椭球形,且各个方向上的超压衰减特性不同,在0°方向冲击波峰值超压较大,且衰减速率最大,在180°方向冲击波峰值超压较低,且衰减速率较小;当云雾倾角由0°增加到8.27°时,传播距离在13~30 m范围内的0°方向上,峰值超压平均提高了7%,在90°方向上,超压值基本无变化,而在180°方向上,峰值超压平均降低了8%,因此增加云雾倾角使得峰值超压强度降低。
    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收发四维角联合估计
    陈显舟, 杨旭, 陈周, 白琳, 方海
    2017, 38(5):  917-92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1
    摘要 ( )   PDF (20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收发分置双L型阵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提出了利用阵列接收数据的互相关去噪特性,进行目标辐射源收发四维角高精度联合估计的新方法。通过对匹配滤波后的阵列接收数据进行重构和互相关操作,可有效消除空间噪声影响,提高角度测量精度。将收或者发二维角的联合估计转化为两个一维估计,且只需对低维度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减轻了运算负担。利用特征值求取收或者发俯仰角,利用相应的特征向量构造出的虚拟阵列响应矩阵求取与其自动配对的收或者发方位角。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以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实现了对空域多目标收发四维角的准确估计,估得的收或者发二维角能够自动配对,在低信噪比和短采样数据情形下,具有优良的角度估计性能。
    新型Ⅲ族氮化物日盲紫外变像管的研制及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作用距离估算
    任彬, 江兆潭, 郭晖, 石峰, 程宏昌, 拜晓锋, 申志辉, 杨晓波, 周跃, 崔穆涵
    2017, 38(5):  924-93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2
    摘要 ( )   PDF (31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在紫外战术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设计出一种基于新型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光电阴极的紫外变像管,确定了影响光电阴极光电发射性能的Al摩尔组分、膜层厚度和P型掺杂水平。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光电阴极结构和光学日盲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测试。紫外变像管的光谱辐射灵敏度测试结果显示:探测器像管的辐射灵敏度在220~270 nm波段范围内波动较小,在波长266 nm处的辐射灵敏度为39.7 mA/W,光谱响应从波长270 nm之后开始急剧下降,表明其本征具有良好的日盲紫外属性。基于变像管的光谱辐射灵敏度测试结果及信噪比的作用距离模型,采用MODTRAN大气模拟软件包对以此变像管为核心探测器件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作用距离进行迭代求解。计算结果显示: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作用距离可达到7.1 km.
    基于跳数量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张石, 张百海, 王飞帆, 关子霄
    2017, 38(5):  932-939.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3
    摘要 ( )   PDF (54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跳数量化的定位(MDS-HE)算法。将网络中节点的一跳邻居节点集合分割成3个不相交的子集,根据跳环分割的相交区域面积来估算节点间的距离,从而将整数跳数转换成实数跳数,转换后节点间实数跳数更能准确地表示节点间的距离;将实数跳数矩阵应用于多维定标(MDS)算法中,并且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节点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在节点随机布撒的网络中,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节点数量情况下,MDS-HE算法的性能优于距离向量定位算法和经典MDS算法,而且在锚节点足够多的条件下,MDS-HE算法定位更加准确。
    融合多尺度统计信息模糊C均值聚类与Markov随机场的小波域声纳图像分割
    夏平, 任强, 吴涛, 雷帮军
    2017, 38(5):  940-948.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4
    摘要 ( )   PDF (39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纳图像成像质量差、特征信息弱,目标分割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统计信息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与Markov随机场(MRF)的小波域声纳图像分割算法。小波域中低频信息统计特性描述了低频不同区域像素聚类情况,高频信息反映了该方向纹理特征,依据低频子带的统计峰值选取FCM初始聚类中心,应用小波域FCM聚类算法对声纳图像进行预分割,抑制噪声的影响,提高了预分割的准确性;构建初分割后图像的多尺度MRF模型,尺度间节点标记的相关性采用1阶Markov性表征,尺度内构建2阶邻域系统描述系数间的标记联系,标记场采用双点多级逻辑模型建模,同一标记的系数特征场采用高斯模型建模,弥补了MRF算法中层次信息和轮廓信息描述的不足;应用迭代条件模型算法求其最小能量下的标记场,实现声纳图像分割。从视觉主观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两方面的实验结果验证表明,该算法分割声纳图像均优于FCM聚类算法和MRF算法,分割的声纳图像边缘与细节的清晰度、精细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超空泡航行体控制面与主空泡相互作用分析
    周后村, 向敏, 张为华
    2017, 38(5):  949-958.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5
    摘要 ( )   PDF (67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均相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开展超空泡航行体在不同空泡流型及不同控制面舵角情况下空化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穿刺空泡情况下超空泡航行体尾部控制面与航行体主空泡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航行体主空泡对控制面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流型下控制面沾湿深度不同,沾湿深度变化量最大可达50%以上,控制面流体动力受沾湿深度影响明显;航行体尾部控制面对主空泡闭合有迟滞作用,主空泡长度平均增量约为3%,控制面存在舵角时将会引起控制面之后的航行体主空泡形态变化,可引起航行体出现不对称沾湿面,且尾部闭合流型受影响最大。因此,超空泡航行体空泡流型设计与控制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控制面与航行体主空泡之间的相互作用。
    改进型圆面阵的快速波束形成算法设计
    于涤非, 张春华, 黄勇
    2017, 38(5):  959-967.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6
    摘要 ( )   PDF (44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基于圆面阵的三维成像声纳波束形成算法的运算量,提出改进圆面阵布阵阵型设计及优化波束方位的方法。改进型圆面阵由多条通过圆心的线阵组成,其波束形成等效于所有线阵波束形成结果的叠加;通过对波束方位进行优化,使得每一条线阵的波束形成过程等效为等长度的一维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圆面阵的波束形成运算量较直接计算显著降低。运用改进型圆面阵可显著降低三维成像声纳信号处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声纳的综合性能。
    半疏水-半亲水球体垂直入水空泡数值仿真研究
    孙钊, 曹伟, 王聪, 路中磊
    2017, 38(5):  968-977.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7
    摘要 ( )   PDF (66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耦合连续表面力模型,对具有非对称表面润湿性的半疏水-半亲水球体垂直入水空泡形态发展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半疏水-半亲水球体垂直入水过程中受到的流体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半疏水-半亲水球体垂直入水后,产生非对称入水空泡及“心”型喷溅,同时球体运动轨迹将偏离原竖直运动轨道,由疏水半球一侧向亲水半球一侧偏斜;入水初期,在球体表面形成液体薄层运动,在疏水半球一侧,液体薄层与球体表面分离,导致空气进入形成敞开空泡;在亲水半球体一侧,液体薄层沿球体表面向上运动最终在球体顶点汇聚;液体薄层汇聚后形成楔形流,楔形流在球体顶点与球体表面分离,继续向疏水半球一侧产生的入水空泡壁面运动并撞击,形成“心”型喷溅。
    激光-电弧复合焊等离子体特性与焊缝熔深相关性研究
    陈实现, 刘双宇, 张宏, 李彦清, 刘凤德
    2017, 38(5):  978-985.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8
    摘要 ( )   PDF (43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光谱仪、高速相机对激光-电弧两脉冲复合焊接过程的等离子体辐射光谱及电弧形态进行了采集。基于Boltzmann作图法和Stark展宽法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研究了不同激光脉冲作用时间和不同频率脉冲电弧对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结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图和高速图像信息,分析了激光-电弧两脉冲复合焊等离子体物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脉冲作用时间的增加,电弧收缩,亮度提高,电子温度降低,电子密度升高,熔深值增大,光谱强度增加,焊缝中氮含量降低;随着电弧脉冲频率的增加,电弧体积变大,亮度提高,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均下降,熔深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焊缝区上部的电弧焊特征明显增强。
    变深度发射性能可靠性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胡松伟
    2017, 38(5):  986-994.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19
    摘要 ( )   PDF (52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发射系统变深度性能可靠性影响因素最佳子集获取问题,综合考虑设计偏差、装药性能偏差和环境因素,建立诸因素影响程度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以性能试验信息为基础,对试验数据中诸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给出诸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相吻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获取环境因子进行性能折算,结果表明经多元回归分析修正后的性能参数的估计误差标准差缩小,可有效提高变深度发射性能可靠性的估值精度。
    基于磁记忆梯度张量信号的缺陷二维反演研究
    陈海龙, 王长龙, 左宪章, 朱红运
    2017, 38(5):  995-100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20
    摘要 ( )   PDF (55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对铁磁材料早期微观损伤及应力集中进行有效诊断的无损检测方法,针对二维反演方法难以准确得到缺陷分布的问题,提出了磁记忆梯度张量分析方法。分析磁梯度张量的测量要素,设计了磁记忆梯度张量信号测量方案;将磁记忆信号水平梯度模量作为缺陷边界反演的特征量,通过水平梯度模量的极大值位置来确定缺陷的边界及分布。裂纹二维反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检测方向影响,可对缺陷二维分布进行准确反演。
    随机多阶段任务成功概率仿真评估研究
    曹文斌, 贾希胜, 胡起伟, 陈冰
    2017, 38(5):  1002-101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21
    摘要 ( )   PDF (21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阶段任务系统在工业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准确评估其任务成功概率,对于了解系统性能状态和指导任务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武器装备任务具有较强随机性这一特点,研究随机条件下多阶段任务成功概率仿真评估方法,建立存在随机共因失效时,不可中断和可中断随机多阶段任务成功概率仿真评估流程,并采用Matlab实现了该仿真过程。结合算例,验证了仿真流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任务参数对任务成功概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评估方法可用于可中断和不可中断随机多阶段任务成功概率评估,能有效解决复杂任务的任务成功概率评估问题;对装备任务进行合理规划,能提高其任务成功概率。
    考虑不确定性的进攻作战抢修任务动态调度
    陈伟龙, 陈春良, 陈康柱, 刘彦
    2017, 38(5):  1011-1019.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22
    摘要 ( )   PDF (15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一体化进攻作战中战损装备众多、抢修时间与抢修力量有限的矛盾,将战场抢修、伴随保障、任务动态调度结合起来,进行了进攻作战抢修任务动态调度研究。提出考虑不确定性的进攻作战抢修任务动态调度的现实军事问题,构建其数学模型,分析核心影响因素。针对问题特点,设计了基于变体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15辆待修装备、3个抢修单元的动态调度示例求解。示例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抢修任务动态调度,进攻作战部队能够获得约77 h的二次作战总时间,并大大减少决策时间、降低决策工作量和人为决策风险。
    整流罩母线形状对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
    赵瑞, 荣吉利, 李跃军, 李海波
    2017, 38(5):  1020-102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23
    摘要 ( )   PDF (59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隐式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传统球锥外形、幂次率外形以及冯·卡门外形3种母线形状对整流罩外壁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条件下,3种外形都在折角区域产生激波/分离泡干扰现象,从而产生脉动压力的峰值,且峰值位置与时均激波位置基本一致;幂次率外形与冯·卡门外形能够显著减缓该区域的脉动压力环境,均方根脉动压力的极值比传统球锥外形低17%;由于分离点位置前后移动,使得母线折点与分离点之间的流动速度变化剧烈,同样会引起脉动压力的峰值,而冯·卡门母线在折点处过渡均匀,膨胀加速效应较弱,峰值并不显著。通过瞬时流场涡结构以及声压级频谱分析可知:传统球锥外形在折角之前的锥面区域湍流发展较慢,声压级要低于幂次率与冯卡门外形;分离再附后,传统球锥外形涡结构发展迅速,声压级比其他两种外形高出10 dB左右。
    研究简报
    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联合制动转矩动态协调控制研究
    生辉, 盖江涛, 李春明, 杜明刚, 帅志斌
    2017, 38(5):  1027-1034.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24
    摘要 ( )   PDF (27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机械制动器、电机和电液缓速器3种执行部件联合制动转矩响应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制动器、电机和电液缓速器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基于制动需求和车速等因素进行稳态制动力分配,综合考虑3种执行部件动态响应特性,建立基于电机-电液缓速器二者联合制动和机械-电机-电液缓速器三者联合制动转矩动态协调控制策略,搭建面向工程应用的电驱动履带车辆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实时仿真工具进行策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整个制动过程中该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可提高车辆总制动转矩响应速度和精度,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特性。
    埋头弹火炮高效低危害炮口制退器的实验研究
    王加刚, 余永刚, 周良梁
    2017, 38(5):  1035-104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7.05.025
    摘要 ( )   PDF (30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埋头弹火炮发射过程中炮口制退器产生的冲击波危害,设计了高效低危害炮口制退器的实验装置。通过对比射击实验,将新型高效低危害炮口制退器与原炮口制退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高效低危害炮口制退器能够有效减小火药燃气的侧向流动;同时降低流场中冲击波的强度,炮手位置冲击波强度减小了61.4%,大大降低了射击过程中冲击波对炮手的危害。在高效低危害炮口制退器基础上使用了消声碗,虽然炮口冲击波强度略有增强,但制退器的制退效果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