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31
    目录
    目录
    2021, 42(5):  0. 
    摘要 ( )   PDF (9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云爆子引信与云团高速交会的云雾浓度探测试验方法
    付胜华, 娄文忠, 李楚宝, 潘晓建, 汪金奎, 吉童安, 刘伟桐
    2021, 42(5):  897-90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1
    摘要 ( )   PDF (41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次起爆型云爆战斗部的大面积体爆轰,与识别最优爆轰浓度下的多点子引信协同起爆有关。基于脉冲超声在云团中的回波反射系数衰减特性,研制云爆子引信原型样机,搭建基于火箭撬速度分别为75 m/s、100 m/s的子引信与等比云爆燃料抛撒云团的交会浓度探测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得到高速环境下子引信动态识别云团浓度的变化曲线,以及不同浓度下子引信脉冲超声衰减的梯度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交会速度下,该云爆子引信和试验方法能够获得云爆弹燃料抛撒云团的高速交会浓度识别,对设定标称浓度为75 g/m3、150 g/m3、225 g/m3的计算误差不大于15%。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自行高炮随动系统PID参数整定
    孙国轩, 宫新宇, 时岩, 谢继鹏, 鲁斌
    2021, 42(5):  903-91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2
    摘要 ( )   PDF (16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PID参数整定效率低且无法考虑构件间力元等因素对参数整定的影响问题,建立随动系统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利用智能优化算法整定PID参数。建立了考虑行进间车体姿态扰动的随动控制系统模型,并结合上装虚拟样机建立随动系统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采用实车试验方法验证联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为优化目标函数,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与原模型控制参数和遗传算法整定的参数进行比较。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模型控制参数相比,使用差分进化算法整定的PID参数进行仿真,火力线控制误差的均方根值和标准差分别减少24.06%和25.20%,且收敛速度比遗传算法快;该建模方法和参数整定方法有效可行,对火力线控制精度优化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强冲击载荷下电磁缓冲器有限元仿真模型
    李子轩, 杨国来, 刘宁
    2021, 42(5):  913-92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3
    摘要 ( )   PDF (60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强冲击载荷下电磁缓冲器的电磁与阻尼特性,针对其速度高、加速度大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去磁模型来模拟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去磁过程,同时采用一种改进的矢量磁滞模型来考虑软磁材料的磁滞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去磁效应与磁滞效应的初级-次级涡流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采用冲击载荷模拟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合磁场测试得到并分析了冲击电磁缓冲过程的电磁与阻尼规律;通过开展强冲击载荷实验得到了电磁缓冲器高速运动条件下的阻尼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方法具有高可靠性;去磁效应随缓冲速度增大而增强;阻尼系数随着缓冲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磁滞作用能扰乱磁场分布,影响阻尼力变化规律。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近炸引信最佳炸高计算方法
    赵新, 纪永祥, 罗熙斌, 刘社锋, 宁小磊
    2021, 42(5):  924-929.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4
    摘要 ( )   PDF (33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近炸引信适时起爆战斗部关系到对目标有效攻击乃至高效毁伤的问题,提出研究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的最优关系计算方法。建立引信近炸时战斗部威力数学模型,依据粒子群优化算法分析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欧拉距离法对惯性权重进行动态更新,得到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其应用于数学模型中,获得引信与战斗部配合威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杀伤面积与引信近炸时炸高、弹丸落角的关系,确定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最佳威力的条件,计算最大杀伤面积、90%杀伤面积对应区间和对应炸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比传统方法计算最大杀伤面积精度更高,比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更能满足靶场试验和实战化射击对计算速度的需求。
    阻尼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热声振荡的影响
    马宝印, 李军伟, 张海龙, 赵桂琦, 张智慧, 席运志, 王宁飞
    2021, 42(5):  930-94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5
    摘要 ( )   PDF (69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解决推进系统中热声压力振荡的危害问题,对热声压力振荡的抑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一种平面火焰圆柱形燃烧室实验装置,根据此实验系统,开展阻尼环及其安装位置对热声压力振荡抑制影响的实验,并通过理论计算对实验规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无阻尼环时燃烧室内激发出频率为115 Hz,振幅为119 dB的1阶压力振荡;安装阻尼环后使得1阶压力振荡幅值减小至81 dB,降低约32%,但同时也激发出较弱的高阶振荡;当阻尼环向燃烧室出口移动,1阶压力振荡幅值进一步减小,降低约13%,而高阶模态振荡幅值略有增加。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吻合较好,表明:阻尼环增加系统阻尼,从而有效抑制了热声压力振荡;且阻尼环靠近出口处阻尼更大,抑制效果更明显。
    火箭弹自力弹射内弹道特性
    宋健, 宋向华, 蔡蒨, 佘湖清
    2021, 42(5):  944-954.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6
    摘要 ( )   PDF (49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消除火箭弹发射尾焰对发射装置周围人员及设备的威胁,提出了一种火箭弹自力弹射技术方案,将发射尾焰限制在发射筒内直至弹尾离筒。基于经典内弹道学推导得到火箭弹自力弹射的内弹道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低压室初始长度300 mm、低压室初始长度300 mm与低压室开有2个孔径为15 mm的孔、低压室初始长度150 mm 3种工况共5发实弹的验证试验。对比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发现:二者低压室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的一致性较好;低压室压强峰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9.29%,弹体出筒瞬间速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24%,模型的有效性得到验证。以自力弹射内弹道模型为基础,分析低压室开孔、低压室初始长度、发射筒长度、发动机流量对其内弹道特性的影响,为火箭弹自力弹射的内弹道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纳米纤维素制备及其在硝化棉基发射药中的应用
    俞青源, 王文俊, 孙美玲, 唐方圆, 赵静, 邵自强
    2021, 42(5):  955-96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7
    摘要 ( )   PDF (21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纳米纤维素,为促进纤维素的溶解,利用尿素水溶液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分别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不同制备阶段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将得到的纳米纤维素添加到硝化棉基发射药中,考察了其理化性能、低温落锤破碎和简支梁冲击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发射药制备工艺前提下,添加质量分数1.68%的纳米纤维素不会改变发射药的理化性能,但使其低温落锤破碎率由70%降低为20%,低温冲击强度提高30%。
    工业级卡托辛成分分析及其双核二茂铁制备工艺
    冯海涛, 索齐, 张驰, 刘晓菊, 马晓燕
    2021, 42(5):  961-967.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8
    摘要 ( )   PDF (24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2-双(乙基二茂铁)丙烷(卡托辛)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制药工艺性,成为当前复合固体推进剂中主要的燃速催化剂之一。由于卡托辛合成工艺复杂,工业级产品成分也很复杂,使得其相关产品的性能难以得到保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工业级卡托辛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依据各成分结构特性及其极性、溶解度差异,通过柱层析法、溶解-析出法对其进行了分离提纯,得到了含量高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二茂铁单元结构的双核二茂铁。结果发现:工业级卡托辛成分中双核二茂铁的总含量为84.82 %,单核二茂铁的总含量为15.18 %。柱层析法可得到含量大于99.0%的双核二茂铁;溶解-析出法可得到含量大于96.5%的双核二茂铁,且该法具有可宏量制备、操作工艺简便、成本低等特点。
    高温下奥克托今单晶冲击响应数值计算
    丁凯, 王昕捷, 黄亨建, 吴艳青, 黄风雷
    2021, 42(5):  968-978.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09
    摘要 ( )   PDF (48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奥克托今(HMX)单晶在高温下的冲击响应,发展了基于热激活和声子拖曳位错滑移机制的非线性热弹黏塑性模型。该模型可再现平板撞击实验中HMX单晶Hugoniot弹性极限(HEL)的热硬化效应。通过定量分析声子散射和辐射阻尼对热硬化效应的影响,可研究373 K、423 K高温下受冲击HMX单晶位错滑移机制演变以及相关热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初温由300 K升 高至423 K,声子散射和辐射阻尼效应增强导致声子拖曳系数增大,使可移动位错黏性摩擦增强,平均位错速度由2 237 m/s减小至1 537 m/s,进而产生较低的塑性剪应变率和较高的流动应力,引起HMX单晶HEL的热硬化效应;剪切模量随着初温升高变化较小(约1.0 GPa),导致辐射阻尼对热硬化效应的贡献小于声子散射。
    分散度对铝粉爆炸敏感性的影响
    张江石, 刘建华
    2021, 42(5):  979-98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0
    摘要 ( )   PDF (29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大粒径分布跨度下粒径分布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选出能够表征铝粉爆炸特性的粒径参数,提高铝粉爆炸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开展了铝粉爆炸敏感性研究。采用Siwek 20 L爆炸球和Hartmann管实验装置,分别探究分散度对微米级铝粉最小爆炸浓度(MEC)和最小点火能(MIE)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铝粉的爆炸敏感性参数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加速增大。对于小粒径的铝粉,粒径变化对MEC和MIE的作用相对较小;粒径跨度较大的混合铝粉样本中,小粒径铝粉起到点火源的作用,使得MEC和MIE值均降低,增大了铝粉爆炸风险。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粒径参数D3,2(Sauter平均直径)、D40(粒径第40百分位数)与MEC和MIE的相关性最高,其中D3,2与MEC和MIE相关系数为0.962 7和0.746 0,D40与MEC和MIE相关系数为0.947 9和0.741 1,而粒径多分散性和粒径跨度与MEC和MIE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在研究铝粉爆炸敏感性时选用D3,2和D40作为主要的粒径分布表示方式较为合适。
    深水爆炸下凸型加筋锥柱壳结构的破坏模式
    梁浩哲, 张庆明, 龙仁荣, 任思远
    2021, 42(5):  987-99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1
    摘要 ( )   PDF (70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深是深潜装备在水中爆炸时结构动态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深水爆炸条件下深潜装备结构的动态响应是深潜装备防护设计的重要基础。以典型深潜装备的防护需求为背景,研究加筋锥柱凸结构在深水爆炸载荷下的破坏模式。进行500 m水深范围内加筋锥柱凸结构的爆炸实验,并利用ABAQUS数值仿真方法得到了多种工况下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根据结构变形量和破坏程度,获得了加筋锥柱凸结构包含肋间壳板凹陷变形、壳板与肋骨协同变形和压溃撕裂破坏的3种破 坏模式,揭示了不同破坏模式之间的演变与转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冲击因子的增加,加筋锥柱凸结构的变形破坏结果更加严重,破坏模式的演变与转化过程更加复杂。
    基于背包问题的多相控阵雷达多目标跟踪时间资源管理算法
    丁海婷, 周琳, 刁伟峰
    2021, 42(5):  997-100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2
    摘要 ( )   PDF (18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多相控阵雷达跟踪多目标时目标分组和时间规划两方面的问题,基于背包问题提出一种多相控阵雷达多目标跟踪的时间资源管理算法,在时间资源受限时联合实现目标分组和时间规划。使用分段的脉冲重复周期和模糊逻辑优先级法,根据目标的先验信息求得用于跟踪目标的时间资源和优先级,构造时间资源管理模型;基于背包问题将时间规划和目标分组联合考虑,使用跟踪目标优先级之和最大化作为算法的目标函数,通过动态规划的思想求解时间资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背包问题的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实现价值率;从背包问题的角度解决多相控阵雷达跟踪多目标的问题,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跟踪更多的目标,同时保证重要目标的跟踪。
    基于ρ-支配轮廓及n-of-Nρ-支配轮廓的数据流中关键数据计算方法
    霸建民, 郭永红, 彭龙, 赵东阳, 邵鹏志, 杜宏博
    2021, 42(5):  1004-1015.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3
    摘要 ( )   PDF (21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数据采集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数据采集区域往往网络状况受限,比如网络时断时续、网络带宽较小,采集的数据难以实时准确的传输到数据应用方,因此如何计算出采集数据中关键数据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占用量至关重要。以装甲车辆的状态数据传输为背景,重新对数据流中ρ-支配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对数据流中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进行更改和扩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流中n-of-N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进一步满足网络受限环境中关键数据选择传输的要求。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数据流中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以及数据流中n-of-N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能够计算出相对关键的数据,进而减小数据传输的网络代价,并且数据流中n-of-Nρ-支配轮廓查询相比于数据流中ρ-支配轮廓查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对圆柱尾流的影响
    任刘珍, 李霖, 张梦卓, 冯家兴, 胡海豹
    2021, 42(5):  1016-102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4
    摘要 ( )   PDF (33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钝体后方的流动分离会诱发阻力大幅增加、升力上下波动等严重后果,有效控制钝体的流动分离对提升其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采用美国TSI公司出厂IFA300恒温热线风速仪,在小型低速风洞中较系统地研究了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对圆柱尾流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前缘连续抽吸与后缘连续吹喷联合的方法可大幅削弱圆柱的流动分离,减小尾流区范围,显著抑制尾流区的湍流度;而且在测试范围内,前缘连续抽吸和后缘连续吹喷的速度及角度增加均可提高流动控制效果,例如,在抽吸-吹喷角度分别为50°和70°、抽吸-吹喷速度为3倍来流速度时,圆柱尾部低速区基本消失,湍流度大幅降低,甚至不足未施加控制时湍流度的5%。通过对比单独前缘连续抽吸、单独后缘连续吹喷的控制效果发现,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中,后缘吹喷的贡献大于前缘抽吸,是实现圆柱尾部流场高效控制的关键。
    电解微气泡生长行为及驻留稳定性
    朱睿, 庄启彬, 李尚, 张子捷, 张焕彬, 温潍齐, 刘志荣, 吴德志
    2021, 42(5):  1023-103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5
    摘要 ( )   PDF (51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微凹坑、疏水涂层及电解规范对于微气泡生长行为及驻留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现自适应电解微气泡启停控制及稳定驻留。制备壁面聚酰亚胺绝缘涂层底面Pt电极微凹坑电解试片,进行普通及疏水壁面电解微气泡静水观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试片可实现电解微气泡启停控制及稳定驻留;电解微气泡从形核位点开始生长,疏水壁面可形成更多形核位点,促进微气泡生长;NaCl浓度由0.5%增大至3.5%时,普通及疏水壁面微气泡起始反应电压分别减小约4.43%、2.31%;NaCl浓度由0.5%增大至2.5%时普通及疏水壁面微气泡充溢微凹坑电压减小,NaCl浓度大于2.5%时微气泡充溢微凹坑电压趋于稳定值;增大电解电压直接高效促进氢离子与电子结合,显著加速电解微气泡生长至稳定直径;相同试验参数下,疏水壁面可形成较大微气泡稳定直径,缩短达到稳定直径时间,增大接触角从而提升微气泡驻留稳定性。
    水中气枪声源激发的地震波场波动成分及其能量占比特性
    程广利, 刘宝, 王泽明, 杨哲辉
    2021, 42(5):  1032-104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6
    摘要 ( )   PDF (29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水中声源激发的海底地震波场波动成分组成及其能量占比特性,开展了理论推导、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基于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分层浅海模型中声源激发的海底地震波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理清海底地震波场波系及其组成成分;采用τ-p法对仿真的海底地震波场波动成分进行分离,分析不同海底底质条件下气枪声源激发的地声波动成分能量及其占比特性;开展一次湖试和两次海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研究表明:水中声源激发的海底地震波可分为纵波、横波、水中声波、表面波4个波系;τ-p法能有效分离气枪声源激发地海底地震波场波动成分;通过处理气枪声源激发的浅海海底地震波阵列信号,可以比较准确地获得海域底质特性;硬海底利于激发海底地震波、表面波和横波,软海底利于激发纵波,异常软的底质难以激发出表面波。
    破片与冲击波联合作用下多孔泡沫铝夹芯复合材料板的防护性能
    王孟鑫, 陈睿颖, 王金相
    2021, 42(5):  1041-105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7
    摘要 ( )   PDF (88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孔泡沫铝钛合金板不仅克服了传统防护结构质量大、运输不便等缺点,还具有耐疲劳、比强度高等优点,对抗爆防护材料轻质化、高效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LS-DYNA,对夹芯复合材料板在冲击波与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失效模式和防护性能展开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排列方式下泡沫铝夹芯结构对背板变形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cm爆距下,破片会先于冲击波对靶板进行作用,且破片载荷强度远大于冲击波载荷强度;当厚度方向的结构按照“1 mm厚钛合金面板+10 mm厚泡沫铝+10 mm厚泡沫铝+10 mm厚纤维+1 mm厚钛合金背板”排列时,背板变形位移最小,结构总内能最高,分别为13.9 mm和52.7 kJ,此工况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结构整体变形程度,吸收面板变形所产生的能量。
    潜水器用光纤线团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
    汤伟江, 刘卫东, 高卓, 张凯, 赵培东
    2021, 42(5):  1053-1064.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8
    摘要 ( )   PDF (66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纤线团是潜水器航行过程实施布放,建立两节点间动态有线通信信道的关键部件,其应力分布状态直接决定水下布放性能。引入光纤微缆径向弹性参数,解释绕制过程光纤微缆的径向变形和径向与轴向变形的关系;建立光纤线团应力分布模型,对光纤线团应力分布随光纤微缆弹性参数、绕制张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各参数对光纤线团贮存寿命的影响,提出光纤微缆和绕制张力设计的优化方向;对比分析线团绕制实测数据,应力分布及浴盆特征参数变化与仿真结论一致。结果表明:光纤微缆轴向弹性模量越小、径向弹性模量和弹性系数越大,有利于光纤线团的结构稳定,但会降低光纤的贮存寿命;而绕制张力越大会降低光纤的寿命,但并不影响光纤线团的结构稳定性。
    空间绳网结构设计及优化方法
    司骥跃, 庞兆君, 由锰, 冯广斌, 杜忠华
    2021, 42(5):  1065-107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19
    摘要 ( )   PDF (36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空间绳网的展开阶段,牵引体与绳网本体的动能交换使得绳网中心出现回弹现象,严重影响着绳网展开性能。基于四边形平面绳网,在不改变绳网拓扑结构前提下,通过优化网目结构提升绳网展开性能;引入两种矩阵分别表示绳网拓扑结构及绳段长度,使用弹簧质点法建立绳网动力学模型,并以有效展开位移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目结构优化策略。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了绳网优化前后的结构及展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结构的绳网能够在几乎不影响最大展开率前提下,抑制绳网回弹,提高绳网的有效展开位移。
    可重构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连杆曲线与姿态的数值解法
    李庠, 李瑞琴, 李辉, 宁峰平
    2021, 42(5):  1074-108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20
    摘要 ( )   PDF (38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3自由度3-RRR平面并联机构驱动与控制复杂、能耗大的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运动链将其约束为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通过数值解法计算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的连杆曲线与姿态,并分析重构对连杆曲线与姿态的影响。基于Freudenstein方程推导该机构的输入- 输出方程;采用迭代算法建立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改变机构的初始输入角,提出一种机构构型的可重构方法。给出一组机构参数作为数值算例,求解得到机构的两种构型,称为构型Ⅰ和构型Ⅱ,以构型Ⅰ为算例,计算得到构型Ⅰ重构前后的连杆曲线与姿态随输入角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理论曲线与仿真曲线相吻合,验证了求解方法的正确性;重构能够显著改变构型Ⅰ连杆曲线与姿态。
    激光能量密度对激光熔覆NiCoCrAlY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聂金浩, 杨宜鑫, 李玉新, 张宏建, 魏守征, 蔡杰, 关庆丰
    2021, 42(5):  1083-109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21
    摘要 ( )   PDF (85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激光熔覆过程中能量密度对NiCoCrAlY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CoCrAlY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NiCoCrAlY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通过显微维氏硬度计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NiCoCrAlY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NiCoCrAlY涂层气孔数量随激光能量密度增大而减少,熔深和熔高随激光能量密度增大而增大,当激光能量密度为3.8 kJ/cm2时涂层稀释率最低,同时气孔数量较少。NiCoCrAlY涂层中包含γ/γ′相和β相,微观结构以柱状晶为主,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β相含量升高,柱状晶变大。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NiCoCrAlY涂层硬度均高于基体,当激光能量密度为3.8 kJ/cm2时 涂层硬度最高,为301 HV0.2. 在往复摩擦磨损实验中,当激光能量密度为3.8 kJ/cm2时 NiCoCrAlY涂层摩擦系数最小为0.46,磨损体积最少为0.235 9 mm3,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耐磨性能最好。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涡轮发动机转子系统装配参数优化
    冯睽睽, 张发平, 王武宏, 张文杰, 张田会
    2021, 42(5):  1092-110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22
    摘要 ( )   PDF (22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保障转子系统高温动平衡的最佳装配参数方法,掌握高温下动平衡的变化规律,提出转子系统各零件装配角矩阵的优化确定方法。基于高温工况下热-结构动平衡理论模型和零件材料特性随温度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建立转子系统动平衡随温度变化的解析方程;根据不同装配参数下系统不平衡量和偏移扭矩的差异,把高温动平衡优化问题转换为多目标多变量的优化问题,给出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解决方案;以某弹用涡轮发动机高压转子系统装配为例,在600 ℃工作环境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得到该工况下零件最佳装配角矩阵,以及最小化温度对转子系统动平衡的变化量影响,改善了装配质量特性。结果表明,零件装配角对高温工况下转子系统动平衡变化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装配参数优化可显著减少高温工况对多零件转子系统动平衡的影响。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巡飞弹突防控制决策
    高昂, 董志明, 叶红兵, 宋敬华, 郭齐胜
    2021, 42(5):  1101-111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23
    摘要 ( )   PDF (45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巡飞弹突防控制决策(LMPCD)问题是“多域战”作战概念背景下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该问题,建立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LMPCD模型。拟合LMPCD函数与飞行状态-动作值函数,构建基于演员-评论家方法的LMPCD框架,给出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求解方法,生成巡飞弹突防控制最优决策网络。通过1 000次巡飞弹突防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巡飞弹执行任务成功率为82.1%,平均决策时间为1.48 ms,验证了LMPCD模型及其求解过程的有效性。
    复杂作战网络体系博弈与重构方法
    陈晓楠, 胡建敏, 池本亮, 崔洋
    2021, 42(5):  1111-112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5.024
    摘要 ( )   PDF (21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复杂作战网络体系中的双方作战博弈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的重构方法。对复杂作战网络体系中敌我双方的博弈方法进行描述,定义了作战节点结构重要程度和价值重要程度,以及同阵营与不同阵营的收益衡量方法,并在传统费米方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作战博弈策略更新准则;建立对敌网络重构模型,提出了重构敌方网络链接、重构敌方节点价值重要程度和重构敌方未知区域3种重构的方法;进行作战实例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具体展现了复杂作战网络体系中博弈与重构的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作战博弈模型与对敌作战网络重构方法合理有效,对于研究复杂作战网络体系作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