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4): 1025-1037.doi: 10.12382/bgxb.2022.1077
收稿日期:
2022-11-21
上线日期:
2024-04-30
通讯作者:
基金资助:
WAN Silai, WANG Guoxin, MING Zhenjun*(), YAN Yan, HAO Jia
Received:
2022-11-21
Online:
2024-04-30
摘要:
针对现有杀伤网设计对人的经验依赖性强、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推理的杀伤网智能设计方法。基于OODA循环理论构建作战任务-作战能力-武器装备多层级杀伤网本体,实现杀伤网设计静态知识建模;构建任务-能力-装备映射规则、装备协同规则和杀伤链协同规则3类杀伤网设计规则库,实现杀伤网设计动态知识建模;在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知识推理的杀伤网智能设计流程框架,同时定义了时间链、精度链和成本链3个杀伤链评估指标,以实现动态战场下的杀伤网快速智能设计。在某体系对抗仿真推演平台上,以防空反导作战体系执行典型防空反导任务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万斯来, 王国新, 明振军, 阎艳, 郝佳. 基于知识推理的杀伤网智能设计方法[J]. 兵工学报, 2024, 45(4): 1025-1037.
WAN Silai, WANG Guoxin, MING Zhenjun, YAN Yan, HAO Jia. Knowledge Reasoning-based Intelligent Design Method of Kill-web[J]. Acta Armamentarii, 2024, 45(4): 1025-1037.
核心类 | 定义 |
---|---|
作战任务 | 作战任务是指杀伤网为了实现作战目标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统称,包括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等一系列任务。 |
作战能力 | 作战能力是指武器装备执行作战任务的本领,是武器装备体系的固有属性,与武器装备的型号、战技指标等有关。 |
武器装备 | 武器装备是指为遂行一定的作战任务,具有一定作战功能的装备系统,是杀伤网的最小组成功能要素。 |
战场态势 | 战场态势是指战场中兵力分布及战场环境的当前状态和发展变化趋势。 |
作战需求 | 作战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为完成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对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要求。 |
表1 杀伤网本体框架核心类定义
Table 1 Definition of the core classes of kill-web ontology framework
核心类 | 定义 |
---|---|
作战任务 | 作战任务是指杀伤网为了实现作战目标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统称,包括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等一系列任务。 |
作战能力 | 作战能力是指武器装备执行作战任务的本领,是武器装备体系的固有属性,与武器装备的型号、战技指标等有关。 |
武器装备 | 武器装备是指为遂行一定的作战任务,具有一定作战功能的装备系统,是杀伤网的最小组成功能要素。 |
战场态势 | 战场态势是指战场中兵力分布及战场环境的当前状态和发展变化趋势。 |
作战需求 | 作战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为完成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对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要求。 |
类别 | 定义 | 实例示例 |
---|---|---|
侦察装备 | 表示侦察监视类单元平台,承担发现、搜集作战空间信息参数并回传的任务。 | 侦察卫星、预警飞机、侦察飞机、防空雷达 |
指控装备 | 表示各类指控机构,是杀伤网的核心,对一切军事活动执行决策。 | 联合作战指控中心、舰艇编队指控中心 |
打击装备 | 表示可执行杀伤和击毁任务的单元平台,在指挥节点的指令和传感节点的信息传输下,对敌方目标进行干扰或攻击。 | 空空导弹、舰空导弹、地空导弹、反辐射导弹 |
表2 核心装备类定义
Table 2 Definition of core equipment classes
类别 | 定义 | 实例示例 |
---|---|---|
侦察装备 | 表示侦察监视类单元平台,承担发现、搜集作战空间信息参数并回传的任务。 | 侦察卫星、预警飞机、侦察飞机、防空雷达 |
指控装备 | 表示各类指控机构,是杀伤网的核心,对一切军事活动执行决策。 | 联合作战指控中心、舰艇编队指控中心 |
打击装备 | 表示可执行杀伤和击毁任务的单元平台,在指挥节点的指令和传感节点的信息传输下,对敌方目标进行干扰或攻击。 | 空空导弹、舰空导弹、地空导弹、反辐射导弹 |
类别 | 属性 |
---|---|
武器装备 | 装备标识、装备分类、装备名称、装备简称、装备经度、装备纬度、装备海拔、装备速度、装备状态等 |
打击装备 | 目标类型、最大射程、最小射程、毁伤值、毁伤半径、响应耗时、波次打击数量、再装填耗时、目标最大速度、飞行速度、爬升速度、目标最小高度、目标最大高度、最小发射高度、最大发射高度、飞行高度、命中率、毁伤率、造价等 |
指控装备 | 评估耗时、单次评估数量、评估区域、通信带宽、通信功率、中继延迟 |
侦察装备 | 目标类型、探测距离、方位覆盖区、俯仰覆盖区、最大搜索目标数量、侦察精度(距离分辨误差、俯仰角分辨误差、方位角分辨误差)、侦察时间间隔等 |
表3 武器装备类属性
Table 3 Properties of equipment classes
类别 | 属性 |
---|---|
武器装备 | 装备标识、装备分类、装备名称、装备简称、装备经度、装备纬度、装备海拔、装备速度、装备状态等 |
打击装备 | 目标类型、最大射程、最小射程、毁伤值、毁伤半径、响应耗时、波次打击数量、再装填耗时、目标最大速度、飞行速度、爬升速度、目标最小高度、目标最大高度、最小发射高度、最大发射高度、飞行高度、命中率、毁伤率、造价等 |
指控装备 | 评估耗时、单次评估数量、评估区域、通信带宽、通信功率、中继延迟 |
侦察装备 | 目标类型、探测距离、方位覆盖区、俯仰覆盖区、最大搜索目标数量、侦察精度(距离分辨误差、俯仰角分辨误差、方位角分辨误差)、侦察时间间隔等 |
类别 | 属性 | 实例示例 |
---|---|---|
打击距离 | 远程打击能力、中程打击能力、近程打击能力 | |
打击 能力 | 打击高度 | 太空打击能力、高空打击能力、低空打击能力、水下打击能力 |
目标类型 | 对空打击能力、对地打击能力、对舰打击能力、对潜打击能力 | |
目标数量 | 单点打击能力、范围打击能力 | |
通信能力 | 信息中继能力、信息传输抗干扰能力 | |
指控 能力 | 指挥能力 | 快速响应能力、多装备协同指挥能力 |
评估能力 | 快速评估能力、多目标评估能力 | |
侦察 能力 | 侦察距离 | 远程侦察能力、中程侦察能力、近程侦察能力 |
目标类型 | 空中侦察能力、太空侦察能力、地面侦察能力、水底侦察能力 |
表4 作战能力类属性
Table 4 Properties of combat capability class
类别 | 属性 | 实例示例 |
---|---|---|
打击距离 | 远程打击能力、中程打击能力、近程打击能力 | |
打击 能力 | 打击高度 | 太空打击能力、高空打击能力、低空打击能力、水下打击能力 |
目标类型 | 对空打击能力、对地打击能力、对舰打击能力、对潜打击能力 | |
目标数量 | 单点打击能力、范围打击能力 | |
通信能力 | 信息中继能力、信息传输抗干扰能力 | |
指控 能力 | 指挥能力 | 快速响应能力、多装备协同指挥能力 |
评估能力 | 快速评估能力、多目标评估能力 | |
侦察 能力 | 侦察距离 | 远程侦察能力、中程侦察能力、近程侦察能力 |
目标类型 | 空中侦察能力、太空侦察能力、地面侦察能力、水底侦察能力 |
类别 | 属性 |
---|---|
作战任务 | 任务名称、任务简称、任务代号、任务类型、任务地点、任务时间、任务指标、目标类型、目标速度、目标高度、目标经度、目标纬度、目标抗毁能力 |
表5 作战任务类属性
Table 5 Properties of combat mission class
类别 | 属性 |
---|---|
作战任务 | 任务名称、任务简称、任务代号、任务类型、任务地点、任务时间、任务指标、目标类型、目标速度、目标高度、目标经度、目标纬度、目标抗毁能力 |
维度 | 侦察装备 | 指控装备 | 打击装备 |
---|---|---|---|
时间链 | To | Td | Ta |
精度 | Ao | Ad | Aa |
成本 | Co | Cd | Ca |
表6 杀伤链评估指标
Table 6 Kill chain evaluation indexes
维度 | 侦察装备 | 指控装备 | 打击装备 |
---|---|---|---|
时间链 | To | Td | Ta |
精度 | Ao | Ad | Aa |
成本 | Co | Cd | Ca |
阵营 | 兵力构成 |
---|---|
蓝军 | 1颗侦察卫星B-Satellite、2架多功能战斗机B-Fighter、4枚导弹B-Missile |
红军 | 2个机场R-Airport、1套防空反导系统R-SAM、1架预警机R-AEW、2架多功能战斗机R-Fighter |
表7 红蓝军兵力构成
Table 7 Composition of red and blue forces
阵营 | 兵力构成 |
---|---|
蓝军 | 1颗侦察卫星B-Satellite、2架多功能战斗机B-Fighter、4枚导弹B-Missile |
红军 | 2个机场R-Airport、1套防空反导系统R-SAM、1架预警机R-AEW、2架多功能战斗机R-Fighter |
装载平台 | 经度 | 纬度 | 高度/ft | 侦察装备 | 目标类型 | 探测距离/n mile | 侦察精度 |
---|---|---|---|---|---|---|---|
R-AEW | N70°58'08″ | E40°25'06″ | 36000 | R-Radar-A | 空中、海面 | 350 | 90 |
R-Fighter#1 | N72°47'54″ | E45°39'48″ | 36000 | R-Radar-B | 空中 | 160 | 80 |
R-Fighter#2 | N73°35'32″ | E51°18'20″ | 40000 | R-Radar-C | 空中 | 160 | 80 |
R-SAM | N68°47'48″ | E36°07'42″ | 0 | R-Radar-D | 空中 | 220 | 75 |
表8 红军侦察装备信息
Table 8 Information on reds' reconnaissance equipment
装载平台 | 经度 | 纬度 | 高度/ft | 侦察装备 | 目标类型 | 探测距离/n mile | 侦察精度 |
---|---|---|---|---|---|---|---|
R-AEW | N70°58'08″ | E40°25'06″ | 36000 | R-Radar-A | 空中、海面 | 350 | 90 |
R-Fighter#1 | N72°47'54″ | E45°39'48″ | 36000 | R-Radar-B | 空中 | 160 | 80 |
R-Fighter#2 | N73°35'32″ | E51°18'20″ | 40000 | R-Radar-C | 空中 | 160 | 80 |
R-SAM | N68°47'48″ | E36°07'42″ | 0 | R-Radar-D | 空中 | 220 | 75 |
装载平台 | 打击装备 | 目标类型 | 最大 射程/ n mile | 最小 射程/ n mile | 毁伤 值 | 目标最 大速 度/kn | 目标 最小高 度/ft | 目标 最大高 度/ft | 最小 发射高 度/ft | 最大 发射高 度/ft | 命中 率/% |
---|---|---|---|---|---|---|---|---|---|---|---|
R-Fighter#1 | R-Missile-A | 飞机、直升机、导弹 | 10 | 0.2 | 2.62 | 1350 | 30 | 65000 | 200 | 65000 | 95 |
R-Missile-B | 飞机、导弹 | 160 | 4 | 21 | 1950 | 30 | 80000 | 200 | 65000 | 85 | |
R-Fighter#2 | R-Missile-C | 飞机、导弹 | 90 | 4 | 14 | 1950 | 150 | 90000 | 200 | 65000 | 85 |
R-SAM | R-Missile-D | 飞机、直升机 | 0.2 | 3 | 0.7 | 700 | 30 | 12000 | 0 | 0 | 50 |
R-Missile-E | 飞机、直升机、导弹 | 2 | 215 | 123 | 4500 | 30 | 150000 | 0 | 0 | 90 | |
R-Missile-F | 飞机、直升机、导弹 | 2 | 80 | 52.5 | 2300 | 80 | 82000 | 0 | 0 | 80 |
表9 红军打击装备信息
Table 9 Information on reds' strike equipment
装载平台 | 打击装备 | 目标类型 | 最大 射程/ n mile | 最小 射程/ n mile | 毁伤 值 | 目标最 大速 度/kn | 目标 最小高 度/ft | 目标 最大高 度/ft | 最小 发射高 度/ft | 最大 发射高 度/ft | 命中 率/% |
---|---|---|---|---|---|---|---|---|---|---|---|
R-Fighter#1 | R-Missile-A | 飞机、直升机、导弹 | 10 | 0.2 | 2.62 | 1350 | 30 | 65000 | 200 | 65000 | 95 |
R-Missile-B | 飞机、导弹 | 160 | 4 | 21 | 1950 | 30 | 80000 | 200 | 65000 | 85 | |
R-Fighter#2 | R-Missile-C | 飞机、导弹 | 90 | 4 | 14 | 1950 | 150 | 90000 | 200 | 65000 | 85 |
R-SAM | R-Missile-D | 飞机、直升机 | 0.2 | 3 | 0.7 | 700 | 30 | 12000 | 0 | 0 | 50 |
R-Missile-E | 飞机、直升机、导弹 | 2 | 215 | 123 | 4500 | 30 | 150000 | 0 | 0 | 90 | |
R-Missile-F | 飞机、直升机、导弹 | 2 | 80 | 52.5 | 2300 | 80 | 82000 | 0 | 0 | 80 |
规则类型 | 规则定义 | |
---|---|---|
任务-装备映射规则 | 侦察 | 侦察装备目标类型需要包含任务目标类型; |
侦察装备探测距离需要大于任务目标距离 | ||
打击 | 打击装备目标类型需要包含任务目标类型; | |
打击装备的最大射程需要大于任务目标距离; | ||
打击武器装备的最小射程需要小于目标距离; | ||
打击装备的毁伤值需要大于任务目标抗毁值; | ||
打击装备目标最大速度需要大于任务目标速度; | ||
打击装备目标最小高度需要小于任务目标高度; | ||
打击装备目标最大高度需要大于任务目标高度; | ||
打击装备最小发射高度需要小于装载平台高度; | ||
打击装备最大发射高度需要大于装载平台高度 | ||
装备之间需要有通信关系; | ||
装备协同规则 | 装备之间距离小于最大通信距离; | |
指控装备和打击装备之间需要具有指挥关系 | ||
侦察装备和指控装备可以同时在多条杀伤链中; | ||
打击武器装备只能在一条杀伤链中; | ||
杀伤链协同规则 | 侦察装备在多条并列的杀伤链中时探测距离需要同时大于所有任务目标距离; | |
侦察装备在多条并列的杀伤链中时最大搜索目标数量需要大于所有任务目标数量总和; | ||
指控装备在多条并列的杀伤链中时最大评估目标数量需要大于所有任务目标数量总和 |
表10 杀伤网设计规则实例
Table 10 Instances of kill-web design rules
规则类型 | 规则定义 | |
---|---|---|
任务-装备映射规则 | 侦察 | 侦察装备目标类型需要包含任务目标类型; |
侦察装备探测距离需要大于任务目标距离 | ||
打击 | 打击装备目标类型需要包含任务目标类型; | |
打击装备的最大射程需要大于任务目标距离; | ||
打击武器装备的最小射程需要小于目标距离; | ||
打击装备的毁伤值需要大于任务目标抗毁值; | ||
打击装备目标最大速度需要大于任务目标速度; | ||
打击装备目标最小高度需要小于任务目标高度; | ||
打击装备目标最大高度需要大于任务目标高度; | ||
打击装备最小发射高度需要小于装载平台高度; | ||
打击装备最大发射高度需要大于装载平台高度 | ||
装备之间需要有通信关系; | ||
装备协同规则 | 装备之间距离小于最大通信距离; | |
指控装备和打击装备之间需要具有指挥关系 | ||
侦察装备和指控装备可以同时在多条杀伤链中; | ||
打击武器装备只能在一条杀伤链中; | ||
杀伤链协同规则 | 侦察装备在多条并列的杀伤链中时探测距离需要同时大于所有任务目标距离; | |
侦察装备在多条并列的杀伤链中时最大搜索目标数量需要大于所有任务目标数量总和; | ||
指控装备在多条并列的杀伤链中时最大评估目标数量需要大于所有任务目标数量总和 |
参数 | 数值 |
---|---|
目标类型 | 飞机 |
目标经度 | N73°29'30″ |
目标纬度 | E37°28'17″ |
目标高度(海平面以上)/ft | 36000 |
目标速度/kn | 350 |
目标抗毁值 | 10 |
表11 击毁B-Fighter#1任务信息
Table 11 Mission message of destroying B-Fighter#1
参数 | 数值 |
---|---|
目标类型 | 飞机 |
目标经度 | N73°29'30″ |
目标纬度 | E37°28'17″ |
目标高度(海平面以上)/ft | 36000 |
目标速度/kn | 350 |
目标抗毁值 | 10 |
作战任务 | 侦察装备 | 指控装备 | 打击装备 |
---|---|---|---|
击毁 B-Fighter#1 | R-AEW, R-SAM | R-AEW | R-Fighter#1, R-SAM |
表12 击毁B-Fighter#1可用装备
Table 12 Available equipment to destroy B-Fighter#1
作战任务 | 侦察装备 | 指控装备 | 打击装备 |
---|---|---|---|
击毁 B-Fighter#1 | R-AEW, R-SAM | R-AEW | R-Fighter#1, R-SAM |
杀伤 链 | 时间(距离/速度)/ (n mile·kn-1) | 精度(侦察 精度×命中率) | 毁伤值 | 归一化 加权 |
---|---|---|---|---|
1 | 190/3450 | 90%×85% | 21 | 0.896 |
2 | 145/2375 | 90%×90% | 123 | 0.300 |
3 | 190/3450 | 80%×85% | 21 | 0.700 |
4 | 145/2375 | 80%×90% | 123 | 0.092 |
表13 可行杀伤链评估指标
Table 13 Evaluation indexes of available kill chains
杀伤 链 | 时间(距离/速度)/ (n mile·kn-1) | 精度(侦察 精度×命中率) | 毁伤值 | 归一化 加权 |
---|---|---|---|---|
1 | 190/3450 | 90%×85% | 21 | 0.896 |
2 | 145/2375 | 90%×90% | 123 | 0.300 |
3 | 190/3450 | 80%×85% | 21 | 0.700 |
4 | 145/2375 | 80%×90% | 123 | 0.092 |
[1] |
陈登, 陈楚湘, 周春华. 基于OODA环的杀伤网节点重要性评估[J]. 兵工学报, 2024, 45(2): 363-372.
doi: 10.12382/bgxb.2022.0623 |
doi: 10.12382/bgxb.2022.0623 |
|
[2] |
|
[3] |
|
[4] |
唐毓燕, 李芳芳, 张振宇, 等.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杀伤链与杀伤网解析[J]. 现代防御技术, 2023, 51(1): 1-10.
doi: 10.3969/j.issn.1009-086x.2023.01.001 |
|
|
[5] |
|
[6] |
王小军, 张修社, 胡小全, 等. 基于杀伤链感知的动态可重构作战体系结构[J]. 现代导航, 2020, 11(4): 235-243.
|
|
|
[7] |
夏博远, 杨克巍, 杨志伟, 等. 基于杀伤网评估的装备组合多目标优化[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 43(2): 399-409.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1.02.15 |
|
|
[8] |
|
[9] |
杨争争, 白浩, 侯勇. 陆战场杀伤网模型与资源优化初探[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22, 43(5): 49-53.
|
|
|
[10] |
向南, 豆亚杰, 姜江, 等. 马赛克战概念下作战模块应急重构自主决策[J].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20, 6(3): 223-228.
|
|
|
[11] |
刘畅, 张雪松. 基于立体网络模型的机群杀伤链架构与规划研究[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1, 16(5): 468-479.
|
|
|
[12] |
王梦, 杨松, 李小波, 等. 基于可执行架构的杀伤链设计与分析优化方法[J]. 系统仿真技术, 2021, 17(3): 169-174.
|
|
|
[13] |
陈清霖, 田鸿堂, 王鹏, 等. 基于“OODA”环的分布式协同作战武器编配方案[J]. 兵工学报, 2021, 42(8): 1780-1788.
|
|
|
[14] |
葛冰峰, 李际超, 赵丹玲, 等. 基于元路径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网络链路预测方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9, 41(5): 1028-1033.
doi: 10.3969/j.issn.1001-506X.2019.05.14 |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郭雷平, 段文博, 刘宇, 等. 基于OODA环的合成部队光电装备作战效能评估[J]. 兵工学报. 2022, 43(增刊1): 177-182.
|
|
|
[22] |
|
[23] |
|
[24] |
|
[25] |
林旺群, 汪淼, 王伟, 等. 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军事应用[J]. 中文信息学报, 2020, 34(12): 9-16.
|
|
|
[26] |
|
[1] | 赵书彬, 徐诚, 蒋弘毅, 步春辰. 模块化枪族智能化辅助设计策略与方法[J]. 兵工学报, 2021, 42(4): 723-733. |
[2] | 李泽西, 孟晨, 王成. 基于本体技术的装备智能检验验收方法研究[J]. 兵工学报, 2020, 41(3): 595-607. |
[3] | 胡杰, 严勇杰, 王子卉. 基于速度约束与模糊自适应滤波的车载组合导航[J]. 兵工学报, 2020, 41(2): 231-238. |
[4] | 孙志鹏, 陈桂明, 高卫刚. 基于证据推理的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方法[J]. 兵工学报, 2019, 40(9): 1928-1934. |
[5] | 陈文英, 张兵志, 史力晨, 赵青松. 新型智能装甲作战系统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J]. 兵工学报, 2018, 39(9): 1841-1849. |
[6] | 张东俊, 张磊, 黎潇. 作战能量传递函数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J]. 兵工学报, 2018, 39(7): 1450-1456. |
[7] | 王国新, 石学海, 阎艳, 明振军, 郝佳. 基于实例推理的枪械方案快速设计研究[J]. 兵工学报, 2016, 37(7): 1170-1179. |
[8] | 冯卡力, 李安, 覃方君, 李峰. 光纤陀螺温度误差自适应神经模糊补偿方法[J]. 兵工学报, 2016, 37(4): 641-647. |
[9] | 王儒, 王国新, 阎艳, 郝佳, 石学海, 明振军. 支持产品智能化设计的知识服务方法研究[J]. 兵工学报, 2016, 37(11): 2101-2113. |
[10] | 羊柳, 钱林方, 丁晟春, 徐亚栋. 基于本体和知识组件的自行火炮设计知识表示技术[J]. 兵工学报, 2015, 36(7): 1160-1166. |
[11] | 羊柳, 钱林方, 丁晟春, 尹强. 面向自行火炮变型设计问题的混合案例推理技术研究[J]. 兵工学报, 2015, 36(11): 2190-2195. |
[12] | 刘喜春, 祝龙石, 张伟. 基于模糊推理的战时备件需求预测[J]. 兵工学报, 2013, 34(9): 1197-1200. |
[13] | 陈欣, 蓝国兴, 段枫,马华东. 基于思维导图的仿真实验方法研究[J]. 兵工学报, 2013, 34(3): 346-35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