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工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10): 3445-3461.doi: 10.12382/bgxb.2023.0633
收稿日期:2023-07-03
									
				
									
				
									
				
				
											上线日期:2023-09-06
									
			通讯作者:
					Received:2023-07-03
									
				
									
				
									
				
				
											Online:2023-09-06
									
			摘要:
战争无人化的发展趋势下,无人化作战力量的培育与运用已成为试验与训练领域的重要拓展方向。综合分析海上无人作战系统的技术特点与无人化新型作战能力的生成属性,构建完成海上无人化试验训练体系总体框架;围绕海上无人化试验训练任务组织实施问题,阐述领域发展背景,探讨促进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面向新时期实战化、体系化的试验训练任务组织实施需求,分析信息化、无人化技术发展背景下,海上试训蓝军和海战场试验训练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主要思路,形成海上无人化试验训练任务组织实施方法论和海战场试验训练装备体系支撑。研究结果可为海上无人化试验训练任务组织实施、装备建设管理、试训蓝军组织运用等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
王来贺, 崔雪静. 海上无人化试验训练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 兵工学报, 2024, 45(10): 3445-3461.
WANG Laihe, CUI Xuej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Unmanned Test and Training System[J]. Acta Armamentarii, 2024, 45(10): 3445-3461.
| [1] | 刘遵飞, 邹波, 陈续麟,  等. 有人与无人联合作战模式下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与效能评估[J]. 兵工学报, 2022, 43(1): 155-161. | 
|  | |
| [2] |  | 
| [3] | 黄松平, 唐姝, 姜华,  等. 无人作战及其指挥控制问题探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3, 48(4): 1-7. | 
|  | |
| [4] | 王强, 高云翔, 杭爽,  等. 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军事战略能力评估方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3, 45(8): 2312-2317.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3.08.03 | 
|  | |
| [5] | 刘麦迪, 夏博远, 杨志伟,  等. 考虑集群协同特性的马赛克战体系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估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8): 2447-2466.  doi: 10.12011/SETP2022-0477 | 
|  | |
| [6] | 邱志明, 孟祥尧, 马焱,  等. 海上无人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23, 25(3): 74-83.  doi: 10.15302/J-SSCAE-2023.03.005 | 
|  | |
| [7] |  | 
| [8] |  | 
| [9] | 王彤, 李磊, 蒋琪. 美国“快速轻量自主”项目推进无人系统自主能力发展[J]. 无人系统技术, 2019, 2(1): 58-64. | 
|  | |
| [10] | 岳丽军, 王凡, 赵朝先. 海战场无人作战体系协同运用与指挥控制设想[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2, 44(4): 1-7.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22.04.001 | 
|  | |
| [11] | 张路, 邵正途, 翁呈祥,  等. 美军有/无人机协同作战运用及关键技术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 2022, (6): 128-137. | 
|  | |
| [12] | 刘闯, 鱼小军, 张婷,  等. 无人集群装备仿真试验关键技术现状及趋势[J]. 航空学报, 2022, 43(增刊1): 21-33. | 
|  | |
| [13] |  | 
| [14] | 赵蕊蕊, 于海跃, 游雅倩,  等. 无人集群试验评估现状及技术方法综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4, 46(2): 570-585.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4.02.21 | 
|  | |
| [15] |  | 
| [16] |  | 
| [17] | 王哲, 李建华, 刘子扬. 基于功能依赖的网络信息体系建模及重心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 43(10): 2876-2883.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1.10.22 | 
|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1.10.22 | |
| [18] | 孙旭涛, 袁刚, 向哲. 导弹武器作战试验中虚拟蓝军体系结构设计[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8, 35(4): 195-198. | 
|  | |
| [19] | 杨继坤, 张传友, 常秀丰,  等. 海军试训蓝军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 2017, 45(2): 22-29. | 
|  | |
| [20] | 邱志明, 李恒, 周玉芳,  等. 模拟仿真技术及其在训练领域的应用综述[J]. 系统仿真学报, 2023, 35(6): 1131-1143.  doi: 10.16182/j.issn1004731x.joss.23-0351 | 
| doi: 10.16182/j.issn1004731x.joss.23-0351 | |
| [21] | 王凯, 蒲玮, 郭苏,  等. 装备体系试验理论框架探析[J]. 装甲兵学报, 2022(1): 50-55. | 
|  | |
| [22] | 王新尧, 曹云峰, 孙厚俊,  等. 基于DoDAF的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结构建模[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0, 42(10): 2265-2274.  doi: 10.3969/j.issn.1001-506X.2020.10.15 | 
| doi: 10.3969/j.issn.1001-506X.2020.10.15 | |
| [23] |  | 
| [24] |  | 
| [33] | 赵丹玲, 谭跃进, 李际超,  等.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抗毁性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 39(12): 3197-3207.  doi: 10.12011/1000-6788-2018-1302-11 | 
|  | |
| [34] | 董海滨, 王暖臣, 穆歌,  等. 网络信息体系标准体系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3, 18(2): 189-194. | 
|  | |
| [25] | 毕文豪, 张梦琦, 高飞,  等. 无人机集群任务分配技术研究综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4, 46(3): 922-934.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4.03.18 | 
| doi: 10.12305/j.issn.1001-506X.2024.03.18 | |
| [26] | 李超, 王瑞星, 黄建忠,  等. 稀疏奖励下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集群自主决策与智能协同[J]. 兵工学报, 2023, 44(6): 1537-1546.  doi: 10.12382/bgxb.2022.0177 | 
| doi: 10.12382/bgxb.2022.0177 | |
| [27] | 徐乐同, 刘方, 肖玉杰,  等. 国外无人反水雷装备及技术发展[J]. 兵工学报, 2022, 43(2): 64-70. | 
|  | |
| [28] | 杜梓冰, 陈银娣. 无人机自主作战能力试验评价技术综述[J]. 航空兵器, 2021, 28(6): 58-65. | 
|  | |
| [29] | 常晓飞, 蒋邓怀, 姬晓闯,  等. 无人作战系统仿真发展综述[J]. 无人系统技术, 2021, 4(6): 28-36. | 
|  | |
| [30] | 纪广, 郝建国, 张振伟. 面向无人机作战的虚拟孪生系统设计方案[J]. 兵工学报, 2022, 43(8): 1902-1912. | 
| doi: 10.12382/bgxb.2021.0408 | |
| [31] | 张宇, 郭齐胜, 樊延平. 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22, 39(1): 14-20. | 
|  | |
| [32] | 刘树光, 邵明军. 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评估技术研究综述[J]. 光电与控制, 2024, 31(4): 55-64. | 
|  | 
| [1] | 万斯来, 王国新, 明振军, 李传浩, 阎艳, 丁伟, 袁珂, 王玉茜. 基于AGE-MOEA的杀伤链建模与优化方法[J]. 兵工学报, 2024, 45(8): 2617-2628. | 
| [2] | 俞锦涛, 肖兵, 崔玉竹, 亓冬, 严韬. 基于时序网络仿真和贡献率的预警作战体系任务支持能力评估[J]. 兵工学报, 2024, 45(4): 1237-1251. | 
| [3] | 万斯来, 王国新, 明振军, 阎艳, 郝佳. 基于知识推理的杀伤网智能设计方法[J]. 兵工学报, 2024, 45(4): 1025-1037. | 
| [4] | 陈登, 陈楚湘, 周春华. 基于OODA环的杀伤网节点重要性评估[J]. 兵工学报, 2024, 45(2): 363-372. | 
| [5] | 罗雨雨, 丁伟, 明振军, 李传浩, 王国新, 阎艳, 王玉茜. 面向OODA作战流程的防空火力网“端对端”智能构建算法[J]. 兵工学报, 0, (): 0-0. | 
| [6] | 刘昊邦, 史宪铭, 赵美, 张建军. 基于正态-逆威沙特分布的地空导弹命中概率贝叶斯估计[J]. 兵工学报, 2024, 45(1): 339-348. | 
| [7] | 俞锦涛, 肖兵, 崔玉竹. 基于节点重要性和改进效能环的防空反导预警体系能力评估[J]. 兵工学报, 2024, 45(1): 328-338. | 
| [8] | 王冠, 卫宁, 郭育. 基于美军两栖攻击舰的舰载反潜直升机离舰与着舰技术[J]. 兵工学报, 2023, 44(S2): 199-208. | 
| [9] | 刘昊邦, 史宪铭, 郝冰, 姜永超. 基于多项分布的弹药多批次试验命中概率估计[J]. 兵工学报, 2023, 44(10): 3156-3164. | 
| [10] | 刘遵飞, 邹波, 陈续麟, 张文娟, 叶双平, 盘江丽. 有人与无人联合作战模式下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与效能评估[J]. 兵工学报, 2022, 43(S1): 155-161. | 
| [11] | 陈立新, 徐仲祥, 王从容, 黄德所, 陈之宁. 面向相互比较的装备体系建设贡献率评估[J]. 兵工学报, 2022, 43(5): 1208-1214. | 
| [12] | 张韬, 项祺, 郑婉文, 孙宇祥, 周献中. 基于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在海战兵棋推演中的应用[J]. 兵工学报, 2022, 43(4): 960-968. | 
| [13] | 沈丙振, 缪建明, 李晓菲, 贾广威. 基于改进结构方程模型的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模型[J]. 兵工学报, 2021, 42(11): 2503-2512. | 
| [14] | 聂俊峰, 陈行军, 史红权. 面向任务驱动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模型[J]. 兵工学报, 2021, 42(11): 2513-2521. | 
| [15] | 聂俊峰, 陈行军, 苏琦. 基于NSGA-Ⅲ算法的集群目标来袭火力分配建模与优化[J]. 兵工学报, 2021, 42(8): 1771-1779.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360号    京ICP备05059581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360号    京ICP备0505958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