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4-01
    研究论文
    理想弹塑性线性强化模型的身管残余应力分析
    常列珍, 潘玉田, 李魁武, 马新谋
    2013, 34(4):  385-39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1
    摘要 ( )   PDF (3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计算理想弹塑性线性强化模型机械自紧身管的残余应力,基于弹塑性力学和一些基本假设,通过对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身管做弹塑性分析,得到了机械自紧身管的塑性半径、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反向屈服半径的计算公式。利用机械自紧身管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应力, 给出了身管有反向屈服和无反向屈服两种情况下残余应力的计算公式。应用这些公式计算了一个模拟管的塑性半径、反向屈服半径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弹药协调器结构和位置控制动力学分析
    郭宇飞, 侯保林
    2013, 34(4):  392-397.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2
    摘要 ( )   PDF (3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两自由度弹药协调器结构方案,研究了其在安装基础存在随机振动情况下的受控动力学行为。把安装基础的振动处理为弹药协调器所受的不确定性外部扰动力,并忽略弹药协调器对安装基础的作用,同时假设外部扰动力和控制力大小有界;根据协调器的第二类La- grange 方程以及一种特殊给定的隐式Lyapunov 函数,建立了协调器的非线性控制算法以及结构与控制的耦合动力学方程;利用牛顿迭代法与龙格库塔法,求解了上述受控系统动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自由度弹药协调器可以实现弹药在存在随机基础振动情况下的准确协调定位。

    七光幕阵列测试双管武器立靶密集度方法研究
    倪晋平, 卢红伟, 田会
    2013, 34(4):  398-405.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3
    摘要 ( )   PDF (48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满足某双管武器立靶密集度自动测试需求,提出了七光幕阵列测试原理,在双V 形六光幕阵列中增加一个光幕组成七光幕阵列。研究了采用发射点在弹道线上的原理,构建了识别同一发弹丸穿过七个光幕的时间序列的算法,在MATLAB 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测试方法有效可行,能够实现双管武器立靶密集度参数的测量。

    一种基于分块灰度投影运动估计的视频稳像方法
    吴浩, 邓宏彬
    2013, 34(4):  406-411.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4
    摘要 ( )   PDF (4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灰度投影运动估计的视频稳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划分子区域, 依据灰度梯度对子区域进行筛选,剔除容易导致错误运动估计的低对比度子区域,在减少运动估计运算量的同时提高了运动矢量估计的精度;然后对保留的子区域进行灰度投影及相关运算获得局部运动矢量,根据图像帧间运动模型由局部运动计算出图像的全局运动矢量;最后根据运动补偿矢量对图像进行补偿,以获得稳定的图像序列。分块灰度投影运动估计算法有效解决了投影法存在的前景局部运动影响全局运动估计精度,以及无法估计旋转运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灰度投影算法,该运动估计算法提高了运动估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基于图像特征与心理感知量的伪装效果评价方法
    林伟, 陈玉华, 王吉远, 苏荣华, 余松林
    2013, 34(4):  412-417.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5
    摘要 ( )   PDF (4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标的探测概率是伪装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以往的评价方法中忽略了判读人员的心理因素。在统计决策模型基础上,通过定义4 个图像特征相似度,建立了单个图像特征量与心理感知量的关系,进行了5 个心理实验,找出了目标探测概率与心理感知量的关系。经过综合判读实践验证,该模型能够客观地得到目标的探测概率,为伪装效果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特性分析
    国爱燕, 白廷柱, 韩强, 唐义
    2013, 34(4):  418-424.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6
    摘要 ( )   PDF (43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火箭发动机羽烟的紫外辐射机理,建立了适用于热发射、CO + O 化学发光、OH 自由基化学发光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模型,可以考虑热发射、CO + O 化学发光、OH 自由基化学发光等紫外辐射机理。在分别计算流场和辐射传输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网格计算流场参数和辐射传输,既节省了计算时间,还可得到羽烟在不同视角的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二维辐亮度分布。利用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模型,计算了液氢/ 液氧和航空煤油/ 液氧两种双组元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羽烟的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二维辐亮度分布,并以液氢/ 液氧推进剂为例,研究了液体混合比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紫外导弹预警系统判断导弹所采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类型,以及液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紫外隐身性能的改进提供参考。

    高速旋转飞行弹丸外弹道表面温度场研究
    张俊, 刘荣忠, 郭锐, 邱荷, 刘萌萌
    2013, 34(4):  425-43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7
    摘要 ( )   PDF (3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弹丸表面在高速旋转飞行状态下的温度特性,基于其六自由度(6-DOF) 刚体弹道模型,应用节点热网络法,建立了热流平衡方程组。在气动加热的计算中,利用绕流圆柱换热理论考虑了弹丸旋转产生的影响,通过与弹道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了受弹道诸元和气流物性所控制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分析了弹丸的发射速度、初始转速、发射角以及气流温度对其平均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弹丸表面温度随发射速度增加而非线性增加;温度梯度与距弹头的距离呈反比;初始转速越高,峰值温度和温度变化率越大;来流气温越高、发射角越小,平均温度越高。

    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乔杨, 徐熙平, 辜义文, 潘越, 张潇予
    2013, 34(4):  431-43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8
    摘要 ( )   PDF (36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长出瞳距、大出瞳口径、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的出瞳距为1 000 mm,出瞳口径为准120 mm,畸变小于 1%. 为了模拟-40 益目标,整个系统需工作在制冷环境中,因此对光学系统进行了无热化设计。投影物镜的设计采用了3 种材料和4 片透镜,在-40 益~20 益的范围内,系统最大离焦量小于系统焦深。分析表明,系统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 MTF) 在16 lp/ mm 处均优于0. 4,弥散班也小于 DMD 微反射镜的尺寸,畸变小于1%. 在满足长出瞳距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矩形喷管外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数值计算
    冯云松, 李晓霞, 路远, 金伟
    2013, 34(4):  437-44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09
    摘要 ( )   PDF (33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掌握矩形喷管外尾焰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和强度分布,建立了矩形喷管的几何模型,采用Fluent6. 3 软件对矩形喷管外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尾焰流场的温度、压强和密度等数据,并根据尾焰的特点确立红外辐射核心计算区域。采用洛伦兹线型的统计窄带模型,求出尾焰在某一窄带的平均吸收系数;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了气体介质中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得到了矩形喷管外尾焰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与在3 ~5 滋m 波段的总强度分布。结果表明:矩形喷管外尾焰为扁平状,其宽边对称面内的红外辐射强度大于窄边对称面内的红外辐射强度,并且尾焰辐射在2. 7 滋m 和4. 3 滋m 处出现了2 个辐射峰。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水下运载器控制方法研究
    崔乃刚, 白瑜亮, 常亚武, 王小刚, 许江涛
    2013, 34(4):  443-45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0
    摘要 ( )   PDF (39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水下运载器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水动力作用复杂以及姿态变化剧烈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在线性化过程中因忽略非线性因素带来局限性的问题。通过慢回路姿态控制器和快回路姿态控制器的设计解决了水下运载器非线性、强耦合以及多输入多输出的问题,并且运用Lyapunov 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控制方法跟踪单位阶跃信号时稳态时间为1 s,超调量为4%,较PID 控制的动态特性有较大提升。非线性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于依30%水动力参数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摇摇

    嵌入式分布计算环境下的高效软件构件化框架研究
    曹敬瑜, 柴玮岩, 王博, 郭永红
    2013, 34(4):  451-458.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1
    摘要 ( )   PDF (38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EJB、CORBA 以及发布/ 订阅中间件等软件构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分布计算环境下的高效软件构件化框架。该软件构架基于开放服务网关倡议(OSGi)标准,通过加入传输抽象层实现了在多通信协议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通用性好、稳定性高、内存占用量少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在内存占用量、启动时间及服务器接口响应时间方面的性能均优于传统的软件构架,并且能够满足条件苛刻的嵌入式应用环境。

    液压弹射机构动力系统研究
    赵伟, 阮健, 李胜, 裴翔
    2013, 34(4):  459-464.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2
    摘要 ( )   PDF (3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液压弹射,提出一种液压动力系统技术方案,主要由高速液压缸、活塞式蓄能器、主阀和伺服阀组成。设计了新型液压缸缓冲结构,以避免液压缸活塞运动行程末端产生强烈的撞击与振动。论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弹射和缓冲过程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与实验数据对比且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动力系统能够在 70 ms 时间内使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达到7 m/ s,在12 mm 液压缸活塞缓冲行程内达到95%的缓冲效率。

    导套式椭圆超声镗削模拟实验研究
    张成茂, 张德远
    2013, 34(4):  465-47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3
    摘要 ( )   PDF (32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椭圆超声振动切削技术的研究绝大多数针对非导套结构装置,针对导套结构对椭圆超声振动切削装置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椭圆超声振动切削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切削实验发现采用导套结构镗削装置椭圆超声振动切削仍然具有降低切削力、提高加工精度等优势。在相同实际背吃刀量时,吃刀抗力椭圆超声振动切削降为普通切削的19. 6%. 主切削力椭圆超声振动切削降为普通切削的31%. 在理论背吃刀量0. 050 mm 时,椭圆超声振动切削实际背吃刀量接近理论背吃刀量,实际背吃刀量0. 045 mm;普通切削实际背吃刀量和理论背吃刀量相差较大,实际背吃刀量 0. 032 mm.

    研究简报
    舰载火箭炮自适应内模输出调节问题研究
    庄文许, 马大为, 张龙, 胡健, 郑颖
    2013, 34(4):  471-47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4
    摘要 ( )   PDF (33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抑制某舰载火箭炮武器系统中舰体摇摆运动对身管指向精度的影响,建立基于永 磁同步电机的伺服发射系统一体化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其基于内模原理的输出调节问题。将舰 体的摇摆运动建模为由若干频率、幅值和相位均未知的正弦信号叠加而成的谐波曲线,设计了基于 系统跟踪误差和内模控制律状态变量的自适应律,使得内模控制律对伺服发射装置和干扰信号的 不确定性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补偿舰体耦合干扰效果明显,系统稳 态跟踪误差在原点具有指数渐近稳定性。
    控制受限的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鲁棒自适应反步控制
    吴跃飞, 马大为, 乐贵高
    2013, 34(4):  477-48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5
    摘要 ( )   PDF (36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输入控制 受限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面滤波法的自适应鲁棒位置控制器。对于模型中的 不确定参数,采用投影算法进行有效估计,利用鲁棒滑模滤波器简化控制器的设计,引入一个辅助 分析系统来对控制输入限制的影响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将辅助分析系统与反步方法结合,通过对模 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适当的Lyapunov 函数,给出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 明,该方法保证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对参数摄动及外界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火箭炮位置跟踪双自由度反推控制方法
    马吴宁, 徐诚, 郭亚军
    2013, 34(4):  484-489.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6
    摘要 ( )   PDF (35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火箭炮负载变化范围大、发射扰动力矩强和跟踪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双 自由度反推控制方法。根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进行逆向递推,设计了控制律,利用自由度因子调整 控制参数,并通过Lyapunov 函数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对系统外界干扰及参数摄动的位 置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实验研究了系统调转、等速及正弦跟踪特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 方法保证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对负载扰动和参数摄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舰炮发射弹道修正弹测量弹道坐标转换精度研究
    黄义, 汪汇川, 李铁鹏, 余家祥
    2013, 34(4):  490-493.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7
    摘要 ( )   PDF (22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舰炮发射弹道修正弹后舰艇将继续航行,测量弹道的舰面雷达随之运动和摇摆,需要将 雷达测量的相对弹道坐标转换到以发射时炮口为原点的弹道坐标系中。相对弹道坐标、舰艇摇摆 角、航速、航向角等测量误差和舰艇升沉均会对转换后的弹道坐标精度产生影响,为量化诸误差对 弹道坐标的影响,建立了诸误差对弹道坐标精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相对 弹道坐标、摇摆角、航速、航向角等测量误差和升沉对转换后弹道坐标精度的影响情况。
    考虑目标尺寸情况下的水面目标跟踪参数估计
    石杰, 戚国庆, 盛安冬
    2013, 34(4):  494-500.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8
    摘要 ( )   PDF (43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平面坐标测量的水面目标跟踪系统,在现有的将目标视为质点的跟踪算法下,如不 增加其他先验信息,很难进一步改善目标运动参数的估计精度。基于工程应用,考虑水面舰船的尺 寸参数并将其建模为椭圆形目标,利用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椭圆目标的尺寸参数。并提出一 种基于椭圆目标跟踪的非线性运动参数估计算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应用中不同目标尺寸参数 精度下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的Cramer-Rao 下界(CRLB). 数字仿真分析和初步实测结果表明椭圆形 水面目标跟踪的工程可行性,且椭圆目标跟踪系统较传统质点目标跟踪系统收敛速度加快,运动参 数估计精度提高。
    复杂背景下的颜色分离背景差分目标检测方法
    吴青青, 许廷发, 闫辉, 徐磊, 吴威, 李相民
    2013, 34(4):  501-506.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19
    摘要 ( )   PDF (5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复杂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失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用于复杂背景目标检测改进的 基于RGB 颜色分离的背景差分目标检测方法。主要是对RGB 三通道图像独立进行背景差分运 算,阈值二值化后合并三通道前景图像,得到完整前景目标图像;再利用检测的边缘对前景图像进 行修正,消除光照变化带来的噪声;RGB 三通道使用自适应权值的递推算法进行背景更新。最后 采用实验室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场景下有效识别颜色差异, 避免了灰度值相近而造成的目标缺失,提高了检测精确性。
    桅杆型光电探测系统总体精度分析
    陈兆兵, 王兵, 陈宁, 时魁, 刘长顺
    2013, 34(4):  507-512.  doi:10.3969/j.issn.1000-1093.2013.04.020
    摘要 ( )   PDF (38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桅杆型光电探测系统在方位方向的精度进行分配与分析,提出将光电探测系统 与桅杆平台系统统一分配的方法。根据系统总体指标精度将误差值分别分配到光电探测系统与桅 杆平台系统。根据系统参数指标计算这种精度分配是否满足精度要求。采用内场实物试验验证桅 杆型光电探测系统方位方向精度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计算与试验得到的光电探测系统自身在方位 方向的误差值分别为1. 2义和1. 9义,均小于分配值2义. 计算与试验得到的桅杆平台系统的误差值分 别为19. 7义和23. 5义,均小于分配值24义. 计算与试验得到的系统总误差值也小于总体指标25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