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6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6-09-30
    论文
    杆形头部弹稳定性研究
    岳本祥
    1986, 7(3):  1-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1
    摘要 ( )   PDF (94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杼形头部的流场及其变化的动因。由实验得出的结果及其分析,揭示了秆形头部弹特有的稳定方式——轴向力偏心矩稳定。实验马赫数为0.6~1_.2,1.542,2.044,2.552。
    关于计量调整型抽样系统的动态特性
    唐国庆、章渭基
    1986, 7(3):  9-1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2
    摘要 ( )   PDF (110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母函数方法,研究了计量调整型抽样系统诸如IS03951,ANSI-Z-1.9、BS6002和DS05-30/l的动态特性、导出了瞬时转移概率,累计计转移概率和最终转移概率以及转移发生前批数的均值等描述动态特性量的表达式,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了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
    高速射流侵彻的可压缩流动分析
    林晓、王继海
    1986, 7(3):  20-2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3
    摘要 ( )   PDF (83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用一维可压缩流体理论分析求解高速射流侵彻靶扳的一个解析方法。运用该方法,能根据射流速度而得到侵彻过程中清晰的亚、超音速流动图象,并能简便求得侵彻速度和深度,从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在分析推导中还得到了激波波阵面上声速的解析表达式和衡量材料可压缩性的一个新指标。这对于研究材料的高速变形具有一定意义。
    联合计算穿甲弹弹体与弹托的应カ及变形
    钱民刚
    1986, 7(3):  28-3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4
    摘要 ( )   PDF (81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选取轴对称力学模型,应用ASKA程序的子结构功能,联合计算了脱壳穿甲弹弹体与弹托在发射时的应力及变形。在弹体与弹托接触面的耦合节点上,对径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分别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从而改进了有关文献的计算方法并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文中不但给出了弹托和弹体的变形图和等应力线的分布,而且给出了弹体和弹托之间相互作用载荷的分布曲线。
    回转轴径向误差运动测量中标准球安装偏心的影响
    李均
    1986, 7(3):  35-4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5
    摘要 ( )   PDF (65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转轴径向误差运动的测量是机械工程测量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主要分析采用数字式测量时,标准测试球的安装偏心对回转轴径向误差运动圆图象的影响。这里讨论了“叠加基圆法”中基圆半径的选取原则及其对不国度评定的影响,并作出关系曲线。该曲线可作为选取基圆半径值的依据。文章证明:在通常情况下,选基圆半径为偏心的几十倍以上时,就可基本上忽略偏心对不圆度的影响。
    一类间歇使用系统的可用度计算
    陶化成
    1986, 7(3):  41-4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6
    摘要 ( )   PDF (65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间歇使用系统的概念,对几类具体的间歇系统,导出了系统起始可用度、在使用期系统平均可用度以及在使用期内系统进入正常状态所需平均时间的计算公式。
    综述
    小口径武器的致伤机理、试验及其与国际法的关系
    Bo Janzon
    1986, 7(3):  47-5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7
    摘要 ( )   PDF (132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个高速投射物在其穿透组织时,会以压力波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压力波可引起伤道周围组织的膨胀,即“瞬时空腔”。该空腔受到组织强度的限制,在弹性物质(如肌肉)内,会迅速塌陷,随之可出现再膨胀和再塌陷,最后残留一永久伤道,其大小与投射物的直径相近,周围有挫伤了的失活组织区和震荡区。后者可波及较远的范围。确定伤道周围组织损伤区大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投射物在穿过组织时释放的能量即“能量传递特性”。本文介绍了实验数据,对其他发现,如致伤时存在着比例效应等也进行了讨论。文中还讨论了一种可评定小口径枪弹能量传递特性的实验模型。该项试验是在一定距离内,向一种特殊的软肥皂(组织模拟物)射击。最后,本文介绍了l899年海牙公约中关于战时禁用“在体内易于膨胀和变形的弹头”的规定以及后来与这一国际法有关的其它补充规定。
    研究简报
    芳香族硝基炸药感度和安定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Ⅱ .由π键级估算键离解能
    肖鹤鸣、王遵尧
    1986, 7(3):  58-61.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8
    摘要 ( )   PDF (44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一个由HMO法计算π键级的估算共轭体系中键离解能的简易近似公式。文中将一些计算结果与文献值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5%以内。最后讨论了该式在炸药感度和安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通用内弹道计算方法
    许玉望
    1986, 7(3):  62-6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6.03.009
    摘要 ( )   PDF (69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与准一元流动理论,在现有的内弹道方程基础上,建立了能对长尾管结构、多元推进剂组合装药及多元推进剂组合装药长尾管结构的单室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进行计算的通用方程组,导出了平衡压力计算的通用公式。文中对多元推进剂装药长尾管结构发动机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