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1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9-12-30
    论文
    长杆弹斜侵彻有限厚钢甲的简化模型
    赵国志
    1989, 10(4):  1-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1
    摘要 ( )   PDF (82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建立的简化模塑考虑了钢和钨、铀合金长杆弹碰击各种倾角均质钢板(To/d≥1)发生的跳飞、嵌入、穿透和冲塞等现象,可给出侵彻过程中秆体的速度、角度和长度的变化,及其对靶侵彻的弹坑底线形状和靶背表面鼓包的情况。对着速在900~1800 m/s的侵彻甘算表明,该模型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反映出弹、靶材料、几何条件等对穿透过程的影响。
    自手的反坦克导弹击顶方案及其制导律
    张运、史建军
    1989, 10(4):  9-15.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2
    摘要 ( )   PDF (72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自寻的反坦克导弹的击顶控制方案、理想弹道参数的选取原则,并建立了导弹一目标相对运动方程。采用基于状态方程的预测控制算法求取了击顶最优制导律,并根据导弹特点,将控制对象分解为3个子系统,从而大大减少了所需内存贮量和实时计算量。与采用经典最优控制方法提出的自寻的导弹击顶方案[1]及控制器比较,本文采用与实际较接近的空间模型作为控制对象,该方案允许导弹束制导初态有较大散布,不必估算剩余飞行时间。仿真表明,该方案对风、推力偏心、气动力参数干扰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是一个较好的击顶方案。
    伪随机码调相引信
    龚济民
    1989, 10(4):  16-2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3
    摘要 ( )   PDF (91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论述了选择伪随机码波形的依据是由于用了这种波形调制的引信具有近似图钉形模糊函数、有良好的距离截止特性、较高的信噪比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用数学式分析了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伪随机码相关函数具有极为陡峭的相关特性,采用相关技术是本引信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提高对微弱信号的检测灵敏度的关键、由于伪码参数的可选择性,可以根据武器系统的实战情况用指令改变码参数,使引信具有半智能化功能。最后论述了采用微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可以实现引信中难以实现的引战配合。
    空间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算法 分析千涉图
    陈进榜、朱家正、宋德真、陈星明
    1989, 10(4):  24-31.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4
    摘要 ( )   PDF (89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合有载频条纹的干涉图,在垂直干涉条纹方向利用空间扫描方法,将干涉图幅照度数值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算法复原波面。本文在阐述上述原理和实验验证基础上,着重讨论灰度量化等级、载频频率、数字化采样点数、象索矩阵、波面形状等有关参数与方法原理误差的关系。对于虚拟理想干涉图分析计算表明:在优选诸参数情况下,方法的原理误差约为λ/50--λ/i00。
    用掩埋式热偶传感器测表面温度 的差分逼近外推法
    曾思敏、焦化南
    1989, 10(4):  32-3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5
    摘要 ( )   PDF (64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热传导理论,利用优化设计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求解受热导体表面温度的差分逼近外推计算方法,用以将掩埋式热电偶传感器所测导体内部某点温度外推到导体受热表面。通过计算和实验的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外推层厚度大,可有效的计算一维单一或复合材料构成的半无限大物体的导热及处理大厚度外推层火炮膛壁表面温度的测试问题。
    多变量自校正控制的一种方法
    马进明
    1989, 10(4):  38-4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6
    摘要 ( )   PDF (91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至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多变量自校正调节器和自校正控制器的研究报道都是在假定系统时滞相等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并且在线辨识参数较多。但是,多变量系统时滞不等在工程上也是经常遇到的,因此,提出一种解决此类系统的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法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本文试图通过选取适当的拟合系统模型和控制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解决时滞不等时最小方差调节器和自校正控制的方法,在线辨识参数减少,并证明了这种自校正控制方法在最小方差控制性能指标和白噪声干扰下具有多变量自校正特性。最后,给出了部分计算机仿真结果。
    综述
    喷管内衬烧蚀研究的进展
    何洪庆
    1989, 10(4):  47-5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7
    摘要 ( )   PDF (132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衬烧蚀研究的现状和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国内外喷管内衬的烧蚀模型进行评述。概要地介绍以气动热化学烧蚀为基础的碳基或硅基材料的几种烧蚀模型。
    研究简报
    弹丸弹道一致性设计方法
    蔡汉文、崔秉贵、郄宝海
    1989, 10(4):  53-5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8
    摘要 ( )   PDF (63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应用复化数值积分法,分析对比了两种弹道一致性试验检验法的接受判据;研究了平均弹道差与接受概率的关系,提出了满足弹道一致性标准的弹丸弹道设计方法。
    对空射击结果评价系统的逻辑设计
    周大铮
    1989, 10(4):  58-6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9.04.009
    摘要 ( )   PDF (76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化遥测设备的逻辑设计,它用于对空射击结果的评价,特别适合于部队对空靶的实弹射击训练。‘射击的结果以弹丸的脱#距离和弹丸所在象限的形式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