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4-12-31
    论文
    利用微机测量过渡ェ况下发动机汽缸盖温度的变化规律
    程军 、李玉峰
    1994, 15(4):  1-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1
    摘要 ( )   PDF (34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利用微机进行发动机汽缸盖动态温度的测量。讨论了测温元件的选取,信号采集系统和信号采集中干扰数据的消除等问题。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过漉江况下发动机汽缸盖温度的变化规律。
    测线膛炮弹丸膛内转速并求其轴向速度
    何迪和、刘宪清、张靖武
    1994, 15(4):  4-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2
    摘要 ( )   PDF (54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用偏振法测线膛炮弹丸沿内弹道旋转运动的角速度盐线,并利用此结果和膛线方程求出弹丸沿内弹道轴向运动的速度曲线。该系统采用了微机,数据处理能力强,使这种测试方法能方便地应用于各种膛线的线膛炮。还着重介绍了该系统采用的一种抗干扰方法:将信号光和参考光分别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相除,在其他措施配合下,能有效地抑制因光源输出光强的变化或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烟雾对上述内弹道测量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还介绍了对30mm试验炮实测的部分结果。
    发射条件下EB长杆穿甲弹应カ场的二维动态有限元分析
    1:马越;2:张保平 、郑玉六
    1994, 15(4):  9-1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3
    摘要 ( )   PDF (61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二维动力学计算程序对发射时EB穿甲弹内应力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材料物性参数取自实验结果,并合理地归纳为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在计算中首次考虑了弹带对弹体受力的影响。本计算给出了拉、压、剪应力的轴向分布和某些令人关注部位的应力对程凿线,并对发射时弹体可能的危险部位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
    球形破片对人员的杀伤威力研究
    1:赵振荣;2:裴思行
    1994, 15(4):  15-1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4
    摘要 ( )   PDF (53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球形破片对避弹衣和人体侵彻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杀伤标准。用此新标准计算杀伤面积和进行球形靶实验比较简便,并与战场实际相符。
    针剌火工品的动态发火性能研究
    严楠、蔡瑞娇、华光
    1994, 15(4):  20-2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5
    摘要 ( )   PDF (54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动态模拟装置测试和研究了雷管和火帽两种典型针刺火工品在动态击发条件下的发火性能,获得了动态发火性能数据,与落球仪的测试结果和经典公式Ef = E。e-o.1V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击针质量对数InM与击发速度V有良好的负的线性相关关系,用二维随机交量联合分布法可更确切地表达火工品针刺感度等有用的结果。
    含铝炸药ニ维冲击起爆的爆轰数值模拟
    丁刚毅、徐更光
    1994, 15(4):  25-2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6
    摘要 ( )   PDF (56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拉氏分析和圆筒试验的实验装置对Hexal PW30含铝炸药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标定,对它的冲击起爆和作功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系统,对它的冲击起爆进行了爆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铝粉在爆轰区内可能参加反应,在爆轰区外继续反应;该含铝炸药具备较强的驱动作功能力。
    存储测试技术
    祖静、申湘南、张文栋
    1994, 15(4):  30-3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7
    摘要 ( )   PDF (57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绍一种由传感器、适配放大器、A/D变换器、存储器、控制器、接口电路和电池组成的微型测试仪器。它具有微小的体积,能耐受高的冲击加速度和较高的环境温度,徽功耗,不需引线,能放置到被测体内;如工作着的内燃机活塞内,高速旋转的部件上,几千米深的石油井下,飞行的弹丸内,啮合中的齿轮上,发射中的炮膛内,应用到许多不便于引线的场合。在被测对象工作过程中把需要的信号记录下来,待过程结束后取出装置,用计算机读出和处理数据。还介绍了它的组成原理,存储测试理论,精度保证,ASIc和典型应用。
    智能化瞬态记录仪
    曹毓华、仇国富、水学学、王义祥
    1994, 15(4):  35-3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8
    摘要 ( )   PDF (48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自动适应输入信号的瞬态记录仪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智能化瞬态记录仪的设想,并进行了方案的设计与调试。所设计的瞬态记录仪是插入IBM-PC微机上的卡式仪器,该仪器实现了自动选择量程、触发电平、偏置电莲和采样频率4种功能,从而使仪器达到初步智能化。
    刀具一エ件自然热电偶无损标定装置
    陈五一、常兴、钟国晋
    1994, 15(4):  39-4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09
    摘要 ( )   PDF (44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刀具一工件自然热电偶无损标定装置。该装置根据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将中间导体作为热源,使标准热电偶和待定热电偶的热端等温,完成标定工作。该装置还可对刀片冷端温升进行补偿。本文对标准热电偶和待定热电偶的热端是否等温进行了检验,证明该装置有足够的标定精度。
    变幅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牵预测
    刘瑞堂、何水清、马玲俊
    1994, 15(4):  43-4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0
    摘要 ( )   PDF (57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疲劳累积损伤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对数累积损伤模型,阐明了变幅加载条件下疲劳损伤的累积特征和寿命预测方法。对数累积损伤模型作为一个失效判据,已在某中口径自动舰炮输弹簧的疲劳寿命预测中得到较满意的应用。研究表明,应力水平改变时,损伤因子D发生不连续变化是导致加载顺序效应的重要原因。
    超声波振动切削系统幅载特性的研究
    王立江、赵继、王利群、贾志新 、刘群
    1994, 15(4):  48-5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1
    摘要 ( )   PDF (51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波振动切削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加工方法,其关键之一是在切削的有载状态下能否保持一定的振幅值。本文就中置式超声波振动切削系统的幅载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加弧辉光离子渗铝层相组成的研究
    潘俊德、贺琦、范本惠、郑维能、李成明、韩晋宏、徐重
    1994, 15(4):  53-5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2
    摘要 ( )   PDF (43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实现了在不同含碳量的普通碳钢表面的渗铝,并对渗层内合金元素的分布进行了测定,应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渗铝层的相组成和相分布。
    实验技术与分析
    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区截装置及其测时系统
    徐长福、宋文爱
    1994, 15(4):  57-6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3
    摘要 ( )   PDF (41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管火箭弹等在发射过程中,其离轨瞬间的时间参数需要测定,以便于与其它测试参数(如振动等)配合分析。本文介绍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非接触式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区截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区截装置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研究简报
    火炮后坐阻カ功测试系统研究
    邓宾、孙运强
    1994, 15(4):  61-65.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4
    摘要 ( )   PDF (54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火炮后坐阻力功测试系统。该系统是针对国内目前对该参数测试的水平和现状而开展研究的,功能完善,通用性强,采用高速12位A/D转 换器进行数据转换,以磁盘机存贮测试数据,并配有D/A输出,非常适合兵器的靶场测试试验。
    曲折槽机构的灵敏度分析
    谭惠民、齐杏林
    1994, 15(4):  66-6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5
    摘要 ( )   PDF (39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无量纲模型,分析了曲折槽机构的解除保险灵敏度。所得的结果对于重新得到重视的曲折槽机械保险机构的工程设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新型后坐加速度开关阵列传感器
    李科杰 、石庚辰
    1994, 15(4):  70-7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6
    摘要 ( )   PDF (51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国外后坐加速度传感器发展动向。介绍了新型后坐加速度开关阵列传感器J结构、原理、参数选择和性能设计。给出了原理性静态、动态试验结果,良证明新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这种新型结构的传感器所具有的特点。
    反“反应装甲”新技术研究
    马晓青、曾凡君、陈美菱、梁秀清
    1994, 15(4):  75-7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7
    摘要 ( )   PDF (52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讨了反“反应装甲”的新途径——小聚能装药对反应装甲穿孔而不爆炸,从而排除了反应装甲干扰。初步找到了小聚能罩材料即低声抗材料和易断裂射流的材料。计算了新材料的射流参数、冲击压力,产生了半经验的射流侵彻钢板的临界速度模型,通过实验进行了对比,并对穿孔而不爆炸进行了检验。对改进串联装药和对单级装药反“反应装甲”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构件粘接的ー种在线检测技术
    袁艺、路宏年、 韩焱
    1994, 15(4):  80-8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8
    摘要 ( )   PDF (5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金属与非金属筒形件搭接粘接的一种超声在线检测技术,它能在微机光屏上实时地显示被检测构件沿圆周方向上粘合面积的彩色图象,并对构件整体粘接强度合格与否作出预报。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在保证不将粘接强度不合格的构件误掇为合格的前提下,在粘接强度不合格构件为5%左右时,给出的粘接强度合格与否的误报率不大于0. 5%。
    高压传感器的高动压校准研究
    王昌明、朱明武、柳光辽、李永新
    1994, 15(4):  85-8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19
    摘要 ( )   PDF (39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对高压传感器进行离动压棱准酶实验方法。该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高压传感器在高动态压力作用下工作一致性酶性能。文中简要阐述了用于以上实验的液压脉冲发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给出了装置的物理、数学模型和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准动态校准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压力峰值(200~10000)×l05Pa;产生压力波形为近似于半正弦的压力脉冲;压力脉冲宽度O.5~15ms;重复性可达士0.6%。并给出利用该装置对奥地利AVL公司生产的4QP 8000型传感器进行高动态压力作用下工作一致性的实验结果,得出对高压传感器进行高动莲校准是十分必要的结论。
    强噪声中的声检测研究
    何遵文、李在庭
    1994, 15(4):  89-91.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4.04.020
    摘要 ( )   PDF (30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应用差动放大理论和灵敏度不同的传感器来完成强噪声环境下微弱声信号提取的方法。并提出了该电路运用于战场侦察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