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5-06-30
    论文
    再生式液体药火炮中受限射流雾化性能的研究
    栗保明、金志明
    1995, 16(2):  1-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1
    摘要 ( )   PDF (74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LPG)中液体药射流雾化性能是影响弹道性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观测射流雾化形态的实验方法和相应的测试系统。利用所研制的测试系统,研究了受限空间中高速惰性液体和含能液体射流的扩展结构,环境反压、喷嘴形状和尺寸等各种参量对射流雾化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泰勒雾化理论和湍射流扩散理论对于RLPG的适用范围。在观测射流雾化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测定射流雾化规律的方法。
    多体火炮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一多体系统动力学的传递矩阵法
    芮筱亭、邱风昌
    1995, 16(2):  7-1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2
    摘要 ( )   PDF (58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得了任意剐体作线性振动的场传递矩阵。建立了多体系统动力学的传递矩阵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一般多体火炮系统固有振动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多体火炮系统振动的传递方程和传递矩阵,导得了有关多体火炮系统振动的频率方程和振型函数的解析式。
    炮身的双时变横向振动分析
    何永清、张家泰、杨波、陈其廉
    1995, 16(2):  13-1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3
    摘要 ( )   PDF (62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射击时炮身悬臂长度和激励载荷作用点及其数值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称为双时变)的基本特点,研究了炮身在射击平面内的横向振动问题,包括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计算自由振动特性和强迫摄动响应等。提出了时变支承的定点替代、变位置载荷的时间等效和静态位移修正等实用方法来解算双时交中的一些问题。分析计算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螺旋消声器的应用研究
    褚倩倩
    1995, 16(2):  19-2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4
    摘要 ( )   PDF (43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回归正交的实验研究方法,对螺旋消声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直径、长度、螺距为设计变量的声压级和持续时间的数学模型,对峰值声压级为最小的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内弹道学拉格朗日问题普遍解
    宋明、王浩
    1995, 16(2):  23-2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5
    摘要 ( )   PDF (60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导了火炮膛内截面积任意变化条件下拉格朗日问题的一般解。化简到膛内真实面积变化情况,获得了拉格朗日假设下膛内压力分布的精确解。在近似考虑膛内面积变化条件下获得了膛内压力换算的工程实用关系式。
    尾翼稳定弹刚体弹道数值计算技术
    王中原
    1995, 16(2):  29-3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6
    摘要 ( )   PDF (42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弹丸6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计算是外弹道数值计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绕心运动的攻角微分方程在稳定飞行条件下其鳃为衰减的振荡曲线,因而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稳定性较差,求解较为困难,且计算时间很长。本文以尾翼稳定弹为例,对其剐体弹道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技术作了探讨,分析了尾翼弹飞行稳定的条件。
    弹丸一引信系统炮口动态特性研究
    席占稳、周天胜、程翔
    1995, 16(2):  33-3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7
    摘要 ( )   PDF (59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尾翼破甲弹在尾翼张开过程中的弹一弓|系统的冲击振动特性进行了多项模拟试验,并把试验测得的尾翼张开过程的碰撞力作为载荷作用在弹体上,借助于有限元法和模态分析技术对弹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建立了尾翼张开过程中引信早炸的概率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引信早炸概率的模拟,对该破甲弹的早炸事故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按弹体响应辨识干扰并预测偏差的原理研究
    万春熙、冀四梅、玉光、俞仁顺
    1995, 16(2):  38-4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8
    摘要 ( )   PDF (73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瓣利用低成本捷联惯性系统酶测量数据,对滚转的火箭或导弹弹体在弹道上受到的干扰因素进行辩识和校据这一辨识结果对飞行偏差进行预测的原理。在这原理基础上发展的技术,可用于对飞行过程的盗测,也可用于火箭的削导。
    喷管声导纳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
    许春英、甘舜仙、孙维申
    1995, 16(2):  44-4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09
    摘要 ( )   PDF (32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有限单元法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中的喷管阻尼,并用波衰减对比法避行了试验研究。喷管声导纳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得的结果非常吻合。
    复合固体推进剂动态断裂研究
    黄风雷、王泽平、丁敬
    1995, 16(2):  47-5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0
    摘要 ( )   PDF (51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轻气炮驱动飞片技术对复合推进剂进行了动态压缩和层裂实验,选用有机硅橡胶衬底材料,利用压隘计测得了复合推进剂中的层裂信号。结果表明,复合推进剩在动态压缩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固体颗粒高氯酸铵的破碎,即首先在固体颗粒中产生微裂纹,在动加载下呈脆性断裂性质;测得的层裂压力曲线与典型的层裂信号明显不同。同时,采用细观分析方法得到了一个描述固体推进剂断裂的简化脆性损伤模型,并利用本文模型模拟了层裂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曲线一致性较好。
    多基硝胺火药稳态燃烧模型
    赵志建、刘明伟、李利、赵宝昌
    1995, 16(2):  51-55.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1
    摘要 ( )   PDF (53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描述多基硝胺火药燃烧过程中各含能组分热分解动力学、主要分解和燃烧产物特性,燃烧比表面变化,火药组织中的空隙率等因素的数学模型。在0.1~500MPa压力范围内,对NC/N G/RDX、NC/N G/N GU、NC/N G/RDX/N GU及其它配方体系的高能多基硝胺火药的燃速做了理论预估。与相应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适合多基硝胺火药的平均燃速预估。有关理论结果对认识这类火药的燃烧机理有一定帮助。
    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特性參数测定
    谭迎新、张景林、张小春
    1995, 16(2):  56-6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2
    摘要 ( )   PDF (58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几种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混合爆炸的爆炸极限和最小点火能数据。所测得的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与国外已报道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通过试验总结出的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爆炸特点为安全技术人员的防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感度数据的一种新型分折方法
    刘宝光、吴祈宗、贾富臣
    1995, 16(2):  61-6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3
    摘要 ( )   PDF (70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给出分析感度数据,进而评定火炸药制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摆脱了通常使用的分布模型类,并将实际总体的分布函数的两个理论点引入于数据拟合过程中,使外推转变为内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两个主要的误差源。
    用SQCE理论计算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剰余寿命
    1:孟广伟;2:宋贵海;3:王志超、麦莉
    1995, 16(2):  67-6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4
    摘要 ( )   PDF (32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用奇异准谐调元(SQCE)理论[1]进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剩余寿命的数值计算做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2]完全吻合。因此,用SQCE理论计算实际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剩余寿命,可以达到节省时间、材料和经费的目的。
    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的新算法
    1:赵国文、潘毓学;2:沈钟英、吴丽娟,安承业、段秀敏;3:宋若川、迟穎敏
    1995, 16(2):  70-7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5
    摘要 ( )   PDF (43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运动状态——位置和姿态的计算,是机器人机械学的基础性研究之一。国内外虽然现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麻烦。作者也曾提出过两种算法[1],[2],虽具有明显的简化效果,但仍不理想。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类复向量矩阵及其特殊形式——基类复向量矩阵,实现了只应用单一数学工具的两个公式完成机器人运动状态的全部计算,从而把这项基础性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机器人锥形工作端锥顶角的设计
    潘毓学、王有仁、武秀东、李清涛、柏逢明
    1995, 16(2):  74-7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6
    摘要 ( )   PDF (34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机器人锥形工作端锥顶角β和相对轴线倾角φ、导向装置导向危a之间的关系式。解决了机器人锥形工作端在特殊条件下工作时的瞬时卡死现象。
    鼓形齿轮齿面形成的数学解析
    1:彭福华;2:彭书志
    1995, 16(2):  77-8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7
    摘要 ( )   PDF (65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共轭滚切鼓形齿轮时其齿面形成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成功地解决了三自由度啮合的鼓形齿面求解问题。通过计算和实验验证揭示了不同运动参数对实际鼓形齿面包络形成的规律,对这一新的切齿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研究简报
    论引信的可生产性设计
    张德智、李奎武、王尔林
    1995, 16(2):  83-8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8
    摘要 ( )   PDF (48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弓l信可生产性设计的概念,建立了引信产品目标树,论述了弓l信可生产性指标内容和制定可生产性设计准则的必要性,以期对引信设计过程赋予新的内涵,减少二次设计现象,提高我国的引信设计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导弹数据记录仪
    张文栋、李永红、高金山
    1995, 16(2):  87-9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19
    摘要 ( )   PDF (4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弹数据记录仪(又黎导弹黑匣子)是一种用来测试反坦克导弹全弹道飞行过程中,有关弹体姿态和导弹控制与执行过程工作信息的弹载存贮测试系统。本文针对该类导弹信号特点,研究设计了导弹数据记录仪,给出了系统的状态图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典型记录通道的电路设计。并对该记录仪在反坦克导弹飞行试验测试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2,4,6-三硝基-3-氨基氯苯与ニ元胺的缩合反应
    陆明、吕春绪、蔡春
    1995, 16(2):  91-9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20
    摘要 ( )   PDF (37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了2,4,6-三硝基-3-氨基氯苯,新化合物N,Nˊ一二(2,4,6-三硝基-3-氨基苯基)乙二胺和N,Nˊ-二(2,4,6-三硝基-3-氨基苯基)脲。对2,4,6-三硝基-3-氨基氯苯与二元胺的缩合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溶剂和催化剂吡啶对该缩合反应的影响。
    丙烯酸烘干清漆的研制
    王久芬、程原、梁淑君
    1995, 16(2):  94-9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5.02.021
    摘要 ( )   PDF (36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甲基丙烯酸掌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加入少量的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在醋酸丁酯、二甲苯和正了醇混合溶剂中,用过氧化二苯甲酰弓l发剂进行溶液共聚合,得到丙烯酸共聚树脂,蒋用丁醇改性的三聚氯胺甲醛树脂作交联剂制备成的丙烯酸烘干清漆具有独特曲性能,在轻王和汽车工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叙述了丙烯酸烘干清漆魄研锏方法,筒述了有关性能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