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9-30
    论文
    车辆行驶的沙漠沙剪切特性的研究
    李杰,叶楠,庄继德
    1999, 20(3):  193-19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1
    摘要 ( )   PDF (46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描述车辆行驶下沙漠沙的剪切特性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描述地面剪切特性最佳模型的评价指标。从车辆行驶性观点出发,测出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的剪切应力一位移关系,确定了描述沙漠沙的最佳剪切特性模型。所得结果为研制沙地通过性良好的运输车辆一沙漠车辆、开发沙漠资源及穿越沙漠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履带车辆行星变速装置复合框架强度可靠度计算的智能仿真算法
    !:杨绍奎,张福田;2:孟惠荣
    1999, 20(3):  198-20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2
    摘要 ( )   PDF (68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复杂机械结构零件强度可靠度计算中基本变量与应力响应之间无法用显函数表达的难点,基于结构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和蒙特卡罗(MC)仿真技术,首次提出了复杂结构零件强度可靠度计算的智能仿真算法,并对某重载履带车辆行星变速装置中关键零件——复合框架结构进行了强度可靠度计算。
    复合增程弹结构布局与最佳弹道的匹配设计
    钱建平,申屠德忠
    1999, 20(3):  204-20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3
    摘要 ( )   PDF (46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底部排气技术和火箭助推技术同时应用到同一弹丸上,是许多国家致力探索的一种使弹丸打得更远的新途径。本文针对三种总体结构布局形式的底排一火箭复合增程弹,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底排装置、火箭装置的工作特性,详细讨论了复合增程弹底排一火箭工作时序选择对弹道特性的影响以及实现理沦上最佳弹道的匹配条件。
    大长径比脱壳穿甲弹飞行时的横向振动
    1:臧涛成;2:胡焕性
    1999, 20(3):  208-211.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4
    摘要 ( )   PDF (37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大长径比脱壳穿甲弹飞行时的振动情况,给出了弹体在任意初始条件下的振动位移表达式,最后对三种不同长径比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后效期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做了分析和讨论。
    欧拉程序中描述分界面的网格线示踪点法(MOCL)
    1:温万治;2:恽寿榕,赵衡阳;3:张月琴
    1999, 20(3):  212-21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5
    摘要 ( )   PDF (56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界面跟踪算法-MOCL方法,新算法包括了两物质界面的相互侵蚀与分离。将本算法加入到二维多流体网格法的程序中,对锥形罩形成射流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碎片云侵蚀效应模化分析
    张庆明
    1999, 20(3):  217-22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6
    摘要 ( )   PDF (40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量纲理论对碎片云破坏效应进行了分析。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碎片云,其粒子的速度、大小是影响破坏效应的主要因素。用数值计算和量纲分析方法得到了考虑熔化效应时侵蚀坑深模型律。计算结果还表明粒子的温度对碎片云的粒子开坑影响很小。
    通过采样鉴相进行选频定距的研究
    臧立君
    1999, 20(3):  221-223.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7
    摘要 ( )   PDF (32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荐一种利用采样鉴相技术在调频测距引信中进行选频定距、控制引信可靠作用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其选频原理,介绍了电路实现方法,给出了实验数据与实测曲线。
    ー种快速新型点火系统
    1:冯长根,王丽琼,陈朗;2:向永,韩敦新,龙新平
    1999, 20(3):  224-22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8
    摘要 ( )   PDF (44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点点火系统的研究结果。采用轴对称二维两相流内弹道数值模型对该点火系统进行了内弹道性能计算,并与传统点火系统进行了对比。完成了评价点火系统性能的炮膛模拟和火炮射击试验,得到P-t曲线、膛底最大压力、负压差和弹丸初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点火系统用于大口径火炮中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它的成功应用可望能大大改善其点火均匀性、同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点火药能量利用率。
    关于发射药粉粒度对爆速影响的研究
    1:张丽华;2:王泽山
    1999, 20(3):  228-23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09
    摘要 ( )   PDF (52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现有两种发射药粉的实测数据指出,爆速体积加和公式不适用于非理想爆轰时的粉状爆炸物。提出了包括药粉粒度影响的爆速估算式形式,并利用实测数据得到了这种估算式的具体表达式,它们不仅可用以较准确地估算这两种发射药粉的爆速,对于其它粉状爆炸物的爆速估算思路也具有参考价值。
    滑移爆轰作用下隔板装药的冲击起爆
    1:王树山;2:张彦梅
    1999, 20(3):  233-23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0
    摘要 ( )   PDF (49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滑移爆轰波掠过隔板装药,提出了利用极曲线方法求解隔板和炸药中冲击波参数、结合临界压力判据估计炸药冲击起爆的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一定装药条件的计算结果,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周期信号等效非均匀采样策略研究
    陶然,王越,周思永
    1999, 20(3):  238-24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1
    摘要 ( )   PDF (47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周期信号等效非均匀采样策略。利用均匀采样方法得到的等效非均匀采样,易于硬件实现。文中推导了非均匀采样的插值公式,并证明了在信号恢复和谐波分析中,非均匀采样策略具有均匀采样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同轴度误差的激光扫描测量方法
    1:宋甲午,张国玉,安志勇、徐洪吉、李成志;2:高玉军
    1999, 20(3):  243-246.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2
    摘要 ( )   PDF (38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激光扫描检测原理,利用分度回转和轴向进给执行机构,通过激光扫描检测系统间接测量刀口尺与被测工件轴线之间的间隙变化,来测量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本文对该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一种新型触针式三维弹头痕迹检测系统
    1:谢峰,张新宝,谢铁邦,李柱;2:孙洪涛,王放民
    1999, 20(3):  247-25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3
    摘要 ( )   PDF (43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触针式三维弹头痕迹检测系统的原理、结构、控制以及实验结果。该系统垂直分辨率为0.005μm,测量范围6mm,圆分辨率50”,轴向分辨率为1.25μm,可以完整地获取弹头发射痕迹的真实形状。
    CCD交汇系统靶面分辨カ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吕海宝,杨华勇,罗武胜,罗武胜,曹聚亮
    1999, 20(3):  251-25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4
    摘要 ( )   PDF (41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CCD交汇测量系统靶面分辨力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用两个CCD交汇和用三个CCD交汇构成的靶面分辨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三个CCD交汇构成的靶面不但提高了系统的目标捕获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靶面分辨力。
    基于直方图熵和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法
    吴玲艳,沈庭芝,方子文,王飞
    1999, 20(3):  255-25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5
    摘要 ( )   PDF (43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一个老而难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图像的直方图的熵和遗传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的方法,以灰度图像的直方图熵作为评价标准,把图像分割问题定义为一个优化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高效性,搜索到能使分割质量达到最优的分割参数——图像分割阈值。
    自导武器特性指标的评价分析方法
    李宝盛,何洪庆
    1999, 20(3):  259-26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6
    摘要 ( )   PDF (43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反坦克导弹等自导武器的末弹道命中精度为着眼点,利用条件概率分析方法,研究了武器特性指标对命中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分析评价武器特性设计指标的合理通用方法。
    超高速干铣削灰铸铗的研究
    王西彬,杨广勇
    1999, 20(3):  263-267.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7
    摘要 ( )   PDF (57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一系列的端铣切削试验,分析了超高速干铣削灰铸铁时刀具磨损形态的特征及对刀具材料和切削几何参数的要求,研究了切削用量(V,fz)对刀具耐用度(丁)及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高速干铣削灰铸铁宜采用陶瓷刀具,其正常磨损以热磨损为主,具有双负前角(γr,γp<0),较大后角和合理倒棱参数的氮化硅基陶瓷(Si3N4 - TiC)铣刀在V=814—1 320m/min的速度范围能获得60~19min的刀具耐用度,在走刀量fz=0.02~0.32mm/tooth的较大范围内Ra可稳定达到0.53~2.67μm;未发现T-V关系中的“死谷”现象,但V和f对T及Ra按区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述
    金属切削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庞思勤
    1999, 20(3):  268-27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8
    摘要 ( )   PDF (62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概要地阐述了金属切削技术在柔性自动化加工、超精密加工、高效切削加工及刀具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应重视切削加工与刀具技术这种机械制造基础工艺与基本技术的理由,最后简单介绍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研究简报
    自适应精密成形工艺计算机仿真
    吴淑芳,李占国,王艳春
    1999, 20(3):  273-275.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19
    摘要 ( )   PDF (31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成形数值仿真技术的关键是对模具及动态变化的锻件构形进行数学描述和网格自动生成。本文采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表达模具及锻件构形,精确表达模具上圆弧部分,生成了可随误差和模具曲率而变的自适应网格,提高了数值仿真的精度,从而满足精密成形工艺仿真的要求。实现了自适应精密成形工艺计算机仿真系统,以法兰中温精锻成形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杂波调制干扰下引信自差机输出信号的数值分析
    赵惠昌,李兴国,刘景萍,程强,刘泽红
    1999, 20(3):  276-27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20
    摘要 ( )   PDF (3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电波暗室中应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无线电引信在杂波调制有源干扰下的引信自差机输出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在对采集的数据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输出杂波信号的平稳性和分布特性,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厢式货车表面气流流动特牲的试验研究
    1:杜广生,王肇杰,刘丽萍,刘奕,林勤春;2:王继苒
    1999, 20(3):  279-281.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21
    摘要 ( )   PDF (34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模型试验方法,在不同车型参数下研究了厢式货车表面局部气流流动特性;揭示出在不同厢体高度和驾驶室与厢体之间间隙时流动特性发生转变的事实,为厢式货车的气动造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JM-1火箭炮模拟训练机研制
    1:曾志新,姚国兴,张铁,林颖,郑时雄
    1999, 20(3):  282-285.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22
    摘要 ( )   PDF (4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81式122mm火箭炮的一种仿真训练装置JM-1火箭炮模拟训练机的研制。该机主要外形结构与真炮相似,动力及传动系统简单,操作性能特点与真炮基本相同,并具有操作精度检测及微机辅助训练系统,可大大减少实炮的训练性损耗,节约训练经费,提高训练效果,促进部队训练方法的改革。
    一种基于GA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
    毛保全
    1999, 20(3):  286-28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99.03.023
    摘要 ( )   PDF (28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动力学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并利用复合形法对传统的GA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果正确,算法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