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兵工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1980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0-03-31
    论文
    复进簧簧圈振动和动态应力
    于 道 文
    1980, 1(1):  1-1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1
    摘要 ( )   PDF (121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枪械中复进簧承受活动机件来自火药气体的快速压缩,因此,有较高的动态应力。本文在对螺旋弹簧簧圈振动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图解法显示动态应力沿弹簧的传播,证明最大应力常超过圈与圈接触时的静应力。作者建议在设计复进簧时,不仅运用传统的静载计算,还要进行动态应力分析,以便获得较合理的尺寸。
    关于射流侵彻的几个问题
    郑哲敏
    1980, 1(1):  13-2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2
    摘要 ( )   PDF (100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这篇报告以射流速度与侵彻速度的关系(简称uj-u关系)和拉断后射流的侵彻为中心,讨论射流侵彻中互相有联系的几个问题。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uj-u的经验关系;二、穿深、时间关系的叠加;三、关于uj-u关系试验测定的一个建议; 四、关于“流体区”的厚度;五、拉断后射流的侵彻。

    自动武器后效系数β的研究
    陆家鹏
    1980, 1(1):  23-29.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3
    摘要 ( )   PDF (71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武器后效系数β是武器设计中很重要的因素,过去曾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经验公式和理论计算公式,但这些公式的计算结果都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今在实验基础上对过去的研究成就进行分析,并提出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计算公式。全文分二部分:一,对以往研究成就的分析;二,提出较接近实际的计算公式。
    库仑法用于火药安定度试验的研究
    关存先
    1980, 1(1):  30-28.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4
    摘要 ( )   PDF (90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简要介绍了火药热分解用库仑法测定的原理和测试流程。通过用库仑法对氮氧化物的测定,探讨了火药分解释放气体中氮氧化物与中定剂的关系,获得了随火药中中定剂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记录图谱。本文还研究了安定剂与氧化氮的反应机理以及加热温度对双基火药安定度分析的影响等问题。
    多硝基苯的合成及其性质
    于永忠,陈珊妹,段宝如
    1980, 1(1):  39-42.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5
    摘要 ( )   PDF (43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曾在若干年前用过硫酸(过氧化氢溶于硫酸中,亦称卡洛氏酸)氧化多硝基苯胺而合成了多硝基苯类(硝基数3至6)。过硫酸的浓度对这个方法非常重要,而硫酸中的SO3的含量亦起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一些反应条件的影响。虽然最近文献上发表了一个类似的方法,但我们所研究的方法仍有其优点,与文献所发表的反应条件相比,我们使用的过硫酸量少得多,反应时间短,收率也较高。我们还测定了多硝基苯类的爆轰性质并首次在文献上发表。这些性质说明六硝基苯是一个具有很高能量的炸药,但它易水解而生成三硝基间苯三酚。

    四边筒支矩形底夹层扇球壳的简化计算
    薛大为
    1980, 1(1):  43-51.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6
    摘要 ( )   PDF (84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提出了壳体角点附近薄膜剪力、扭矩以及边缘附近薄膜力与弯矩的简单而又较精确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得设计所需的各内力值均可从本文的简化公式求得。
    单和多连通区平面问题的近似解
    樊大钧
    1980, 1(1):  52-60.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7
    摘要 ( )   PDF (79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边界是封闭光滑曲线的多连通域平面问题进行了研究。按在边界上加假设负荷使之满足实际边界条件的想法,用近似法求解假设负荷方程,得出与假设负荷相应的应力函数,把满足各种不同边界条件的应力函数迭加,得到在多连通域内解析并满足各实际边界条件的总应力函数。由此求得多连通域内的应力场或位移场。
    考虑硬化的D—M模型的修正
    赵旭生
    1980, 1(1):  61-64.  doi:10.3969/j.issn.1000-1093.1980.01.008
    摘要 ( )   PDF (35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将D-M模型延伸用于应变硬化材料。在裂纹尖端的结合力的模型假定是线性的σ=A+Bx。如Dagdale一样,同样是以消除裂纹尖端的奇异性为目标来作的。本文得到了塑性区与临界张开位移的公式。它可作为COD的新的断裂判据。本文可能使工作在断裂力学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与工程师们感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