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一篇
许轲涵1,张国凯1*(),何勇2,吴玉欣1,刘黎旺1,李文宇1,纪玉国3
XU Kehan1, ZHANG Guokai1*(), HE Yong2, WU Yuxin1, LIU Liwang1, LI Wenyu1, JI Yuguo3
摘要: 为研究温压炸药隧道口外不同位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规律,依托搭建的长直隧道模型,开展温压炸药隧道口外不同距离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试验研究。结合考虑温压炸药后燃增强效应的数值模型,研究隧道口外不同位置爆炸冲击波形成及传播演化特征,探究冲击波超压峰值、正压作用时间以及冲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起爆位置距隧道口部的距离增大,传入隧道内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冲量和正压作用时间均逐渐减小。基于冲击波抵达隧道口时的马赫杆高度与口部高度关系界定隧道口外近口/远口爆炸,近口爆炸因入射波与隧道结构发生反射叠加作用导致冲击波呈现多峰值与二次升压特征。建立隧道口外不同位置爆炸隧道内冲击波超压峰值随比例距离的衰减模型,并首次提出冲击波超压与冲量的等效堵口当量系数计算方法。相比堵口爆炸,口外1.0 m、2.0 m、3.0 m、4.0 m、5.0 m和7.5 m处的平均超压等效当量系数分别为0.423、0.252、0.166、0.151、0.075和0.062,平均冲量当量系数分别为0.574、0.325、0.169、0.148、0.088和0.063,为温压炸药隧道口外爆炸威力快速评估提供了技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